□ 高志强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又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说服教育和启发引导工作,人们对道理接受和奉行的自觉程度,也即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否认同思想政治工作的观点,并愿意践行,是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很强的人本意识。
一、要关注人的需要和心理
关注人的需要,就要注重回答和解决员工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员工的需要是第一标准,不能以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即便是工作中有理念需要灌输的,也要首先赢得对象自身需要上的认同。讲道理要把其对社会、对企业、对别人、对工作的必要性,与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具体化的利益一致起来,接受和奉行这些道理不应是完全排斥个人的利益,而应是既能利人又能利己,工作中既要注重引导员工确立共同的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又要承认员工多种需要的合理性。
重视员工的心理感受是对员工的一种尊重,更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基本要求。有时员工会对某些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逆反心理,正面教育会产生负面效果,如有些正确道理,先进典型事迹,一旦被推向极端和无限拔高之后,就令人难以置信,不愿意去践行和效仿。这样的情况就忽略了它的条件性,把特定情况下的特殊要求当作通常情况下一般要求,把对少数先进分子的要求当作对所有员工的要求,把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事情作为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而且管理者不能采取居高临下的态度,简单粗暴的方式,排斥压服的口气,甚至讽刺、挖苦、揭短等“精神虐待”的方法,否则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二、要尊重人的差异
多样化和差异性是人们思想的重要特性。有时管理者对有些员工的某些想法感到不可思议。可有这些想法的员工却自觉顺理成章,这种差异往往阻碍思想的沟通和交流,影响工作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中便有一个换位思考的问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换位思考也即包含着对人的差异性的理解和尊重。在人的多样化思想中,既有原则是非的差异,也有非原则、无是非、可自由选择的差异,既有觉悟高低、认识层次不同的差异,也有挂不上觉悟、分不出层次,纯属于性格特点或兴趣爱好不同的差异。对这种差异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应该尊重个人选择的自由,不能强求一致。应该在承认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引导,而不是一概否定式的批判。要转变对不同的思想追求都要分出是非高下的习惯性思维方式,转变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一定要与教育者保持完全一致的陈旧观念,转变学习先进典型从思想到行为都要一个标准模式的形式主义思维。要防止思想政治工作中搞“一刀切”、“齐步走”的简单化做法,把求同和存异有机地统一起来,营造一个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和环境,维护行业稳定,促进行业在改革中健康快速发展。
三、要做到“六要”
第一,要转变观念。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生产力中人这个最活跃的因素激发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把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与教育人、管理人、成就人统一起来,在领导与员工之间营造一种公开、公正、民主、和谐的氛围,树立平等、多向交流沟通的观念,求真务实、注重实效的民主观念,变管束型为示范型,用自身的言行作示范,把自身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对象。
第二,要调整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应顺应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工作内容。要树立适应市场激烈竞争需要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创新意识等。要把引导员工更新观念和变更思维方式作为重要任务。要普及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群的工作、生活需要,给他们提供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与条件,帮助员工适应飞速发展的高科技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增强生存和竞争能力。
第三,要诚信待人。人与人打交道,一定要坦诚以待,不管对有求于自己的人还是与自己有意见的人,都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诚相待。罗曼·罗兰说过:“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它不会使人失望,叫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实生活的确如此。当你真诚地、坦率地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征求对方意见,而不是居高临下、闪烁其辞,你就会获得对方的信任。
第四,要品格正人。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品行就是一面镜子,从这上面可以照出每一个人的形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一位领导者端正品行,是教育他人的最好示范。品格,是一种力量;品格,具有不可抵卸的魅力;正人先正己,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才具有说服力,才具有真正的魅力。人到无求品自高。每一个干部都要不断学习,不断加深自己的品行修养,把个人的理想追求置身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那么群众就一定会看重你、信任你和支持你,你也能从中享受到工作的快乐。
第五,要以理服人。做思想政治工作,是与人心灵沟通的工作,只能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而决不可以势压人、以利诱人。今天,我们国家正朝着建设一个文明、民主、法制的社会前进,思想政治工作也应适应这一新的形势。学法、讲法、懂法、知法、守法,不仅是对每一个公民的要求,也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单是讲道理,而且应懂法制,讲法律,要以法服人。
第六,要以德育人。在依法治国的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完美的道德是行为的准则。以德育人,能使人们的心灵更加纯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使人类社会更加美好。按照《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中,要全面贯彻“以德育人,以德治国”的方针,着力以德治企,为培养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为湖南省株洲市烟草专卖局局长、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