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石油巨头除了赚钱
更要有社会责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新京

  

  国资委发布了《央企2010年度分户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表》,120家央企中102家央企经营情况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以净利润1241.8亿元成为“最赚钱央企”,中移动、中海油、中石化的净利润则紧随其后。

  但是,这样油光发亮的利润数字,石油巨头们其实并不满足。“国内成品油升幅滞后,炼油和天然气进口的政策性亏损大大拖累了上半年的业绩”,这是中石油今年半年报中的一句话;其实,类似油价倒挂、炼油亏损这样的政策性亏损托辞,早就成了石油巨头们的口头禅。

  可是,面对石油巨头的暴利,公众却有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因为石油巨头们的主要利润来源,肯定不是开拓国际市场赚老外的钱,而恰恰是压在国内消费者身上的沉重的高油价。在石油巨头们的巨额利润中,公众又得到哪些实际好处呢?国资委原掌门人李荣融说,“任何出资人、任何股东,都需要回报,这是常识。”但是,这个“常识”对“全民股东”而言尚未成立。

  国资委报告称,石油巨头们的业绩,归功于三家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10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更使其收益大幅提高。但是,这里面公众真正认同的,恐怕还是油价暴涨这一条。此前,每当石油巨头要求油价上涨时,往往都会使用“油荒”来逼宫;现在,国内油价刚一下调,国际油价却在上涨,石油巨头又耍出了这一招。自8日下调油价以来,江苏、浙江、山东、安徽等多地的加油站随即出现限购柴油或无油可加的现象。

  由于石油巨头的限售政策,目前全国44005家民营加油站中,过万加油站面临柴油断油问题。可是,中石化官员却表示,“民营加油站是企业,中石化也是企业,我们是要保障市场供应的,没有保证民营加油站的责任。”石油巨头以“保障国计民生”的名义享有垄断的特权,却不愿承担央企应有的社会责任——这样的央企利润当然不是越多越好。

  石油巨头在追求利润之外,应当去努力提高自己在社会责任榜单上的排名。要知道,能赚钱并不是公众评价央企好坏的最重要指标,能承担社会责任才是公众对于央企的最大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