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新形势下扶贫送温暖工作常态化的几点认识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何玉梅

  

  把扶贫解困工作纳入“随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困难”的常态化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维护特困职工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促进工会保障工作和谐发展的新要求,也是落实工会维护职能的具体体现。现就如何把扶贫送温暖工作常态化,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科学统筹,突出重点,第一责任人职责常态化

  首先,要对扶贫送温暖工作科学合理准确定位,这是实施送温暖工作常态化的前提。工会实施送温暖工作,是对党政工作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拾遗补缺”,对特困职工的“雪中送炭”,是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其次,要在党委和行政的支持下,动员企业各方面力量和职工群众,群策群力,为特困职工排忧解难,多办实事、好事。在健全完善起以帮困救助、互助合作、促进就业为主要内容的职工合作保障体系,推动送温暖工程向经常化、制度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使之成为帮扶困难职工的一条重要渠道。再次,要明确责任和突出重点。主要是帮扶那些因职工本人丧失劳动能力或本人及家庭主要成员患病或家庭遭到意外灾害,致使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特困职工,给予切实保障。第四,要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对特困职工家庭实施有效帮扶。要建立干部联系困难职工制度,确定联系点、联系户,做到定期走访了解情况,解决特困职工的实际困难。第五,要以浓厚的感情,急特困职工之所急,想特困职工之所想,帮特困职工之所需,实实在在地为特困职工服务,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二、措施得当,全面覆盖,自上而下的组织网络体系化

  加强体制建设,健全各级组织网络,是实施送温暖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形成以党委领导牵头、行政措施到位、工会组织实施的组织领导体制,确保送温暖工程的顺利实施。一是党委高度重视,做到政治上保证,组织上健全,使这项工作真正纳入到党委的重要日程。同时,带头对特困职工实行扶贫结对活动,并对扶贫结对活动实行协调和监督。二是行政积极支持,做到所需资金到位,落实措施保证,确保特困职工基本生活。三是工会工作到位,做到真情投入,责任保证,主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并落到实处。四是实行分层管理,分类实施,上下联动,共同负责,做到上可参与到位,下可有效实施的全面覆盖的网络体系。在加强送温暖工作组织网络建设的同时,着力培养和形成一支忠于职守、活跃在基层、与职工打成一片、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基层车间工会干部队伍,成为职工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三、健全完善,科学规范,运作有效的工作机制常态化

  一要摸清特困职工底数,建立切实有效的特困职工动态管理制度。在管理对象上,确定以特困职工户为重点,合理界定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致使基本生活难以为继的特困职工户的动态范围和数量;在管理层次上,要建立健全特困职工动态管理网络,做到统一管理、分级负责、联动考核和追究的管理责任;在管理手段上,对特困职工的生活状况全部建立档案,并在此基础上输入微机,统一编程,形成对特困职工户的动态管理微机网络,做到特困职工户随时发现,随时输入,随时变化,随时调整,随时脱困,随时注销。二要责任明确,建立上下联动的特困职工生活帮扶结对制度。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方面,形成“党委领导、行政出资、工会动作、各方参与、层层负责、联动管理”的工作格局;在目标管理方面,按照组织网络,分级分类落实党政工的具体帮扶结对责任,要以层层签订帮扶结对责任制的形式,把特困职工的帮扶结对责任落实到单位、个人,做到不漏一户、不少一人。在资金、物质来源方面,形成行政出大头、工会尽全力和发动职工捐助三条渠道。三要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建立多方协调制度。为了及时解决帮扶结对联系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工会要与行政建立行之有效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协调制度。四要建立为特困职工办实事制度。

  (作者单位:肥矿集团白庄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