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庆涛
如何选用人才,怎样发挥人才效应,一直是企业生产经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项工作做好了,干部职工不但实现一岗多能、激发工作热情,而且还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我们本着积极稳妥、有利于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的原则,在企业内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认为竞聘上岗是企业选用人才的重要举措。对此,笔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坚持以人为本,制定竞聘上岗方案。竞聘上岗涉及到干部员工的切身利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企业历来面临的热点、难点、最为敏感的问题,能否公开、公平、公正地抓竞聘,直接关系到竞聘上岗的成败。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坚决克服“拍脑袋”、“想当然”、“一刀切”等不良倾向,坚持以人为本,“先开渠”,“后放水”,按照程序一步步走。一要加强领导。如成立企业竞聘上岗领导小组、宣传学习、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方案落实、管理素质能力培训等,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深入学习、宣传竞聘上岗实施方案,从而对竞聘上岗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二要接受监督。对竞聘职位、人员需求等进行全面公开,接受干部职工监督,听取各个层面对改革的认识、意见和建议,对方案进行相关梳理、充实、完善、优化。三要积极稳妥。按照企业运营模式和企业文化,科级干部原则上从基层车间、部室内部选拔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抓好竞聘上岗工作,做到竞聘上岗方案既适应当前,又放远长远,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让竞聘上岗者胜任工作,落聘者看到努力方向,让广大干部职工在工作上有想头、有干头、有奔头,始终保持企业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战斗团队。
二、从严规范程序,确保公开公平公正。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的竞争。抓好竞聘上岗,根本在规范程序,关键在公开公平公正,选出群众公认的有思想、钻业务、懂营销、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落实方案时,包括指导原则,竞争职位、报名资格和审查,时间安排和纪律要求等都需要向企业干部职工公告,广泛征集干部职工的意见。在竞聘者笔试时,企业分管领导及人力资源、组织、纪检等部门负责人要严格保密纪律,明确监考阅卷责任,落实责任追究制。在竞聘人员答辩时,实行公开答辩,公开竞聘上岗。合理量化指标,评委现场打分,现场公布分数,全面、准确、清楚地反映竞聘者情况。在竞聘者录用时,严格组织干部职工测评、考核、考察、座谈等环节,根据竞聘结果、民意测验、组织考察情况,初步确定岗位人选,提交党委会、党政联席会研究确定,并将各竞聘岗位初选人员的基本情况、履历,公开公示,征求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广泛接受职工群众监督,形成企业内部竞聘上岗公开公平公正的浓厚氛围。
三、狠抓岗前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人事改革面临竞聘上岗和部分人员转岗分流的问题,尽管多数干部职工对企业用工制度有一定的了解,但要尽快进入角色,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必须加强岗前培训工作,熟练掌握工作的全过程。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培训。重点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等,引导干部职工正确处理企业改革与稳定、竞聘上岗与转岗分流、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彻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符合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从事,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相统一。二是突出专业知识培训。抽调人力资源、工程技术、业务骨干人员等对竞聘转岗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和现场实践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流程是什么,重点工作有哪些,如何解决疑难问题,达到较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的目的。三是严格综合考核。要严格参训人员闭卷考试,并组织人员进行“百分制”写实评价,分数低于90分的严格进行补考后上岗。同时,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及时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干部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系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泰山铝业公司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