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华安基金一纸公告,宣布了中国首只QDII——封闭长达3年之久的华安国际配置就此清盘,尽管华安自掏腰包近2000万元以实现保本,但基民仍将面临高达18.9%的汇兑损失。
事实上,华安国际配置的清盘,仅仅是华安基金近日遇到的麻烦事情之一。人事的剧烈动荡,才是对这家“老十家”之一的基金公司声誉的最大损害。
国际梦碎雷曼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国内首只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成立于2006年,该基金的产品说明书显示,在第一个投资周期内,该基金的境外投资顾问是雷曼兄弟资产管理(欧洲)有限公司以及雷曼兄弟国际公司(欧洲)。在第一个投资周期内,该基金投资于结构性保本票据。该结构性保本票据所对应资金通过一定的结构和机制全额配置于收益资产与保本资产。
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雷曼兄弟的倒闭,把华安国际配置推向了极为尴尬的境地。华安基金表示,由于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投资的结构性保本票据的相关主体——雷曼兄弟国际公司(欧洲)及其关联机构于2008年9月至10月先后进入破产程序,致使该基金无法正常运作和估值,基金财产面临重大损失。
经历了漫长的谈判之后,华安基金与雷曼欧洲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该协议,雷曼欧洲应向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支付44889933.48美元及自2009年7月1日起计算至付款日以和解款项为本金、以年利率2.25%为利率计算的利息。作为和解对价,在雷曼欧洲付清上述“和解所得”后,华安国际配置基金的破产索赔权利将转让给雷曼欧洲。
对于这个结果,华安基金表示,在此次受雷曼破产事件影响的国际类似事件处理中,华安国际配置取得了比较不错的结果。
基民仍亏损18.9%
按照上述和解方案,收到和解所得后,华安国际配置的每份净值预计可达到约0.97美元。这意味着,华安基金将对每份华安国际配置基金支出0.03美元给基金持有人。按目前份额约9700万份测算,华安基金将自掏腰包约1857.98万元。
然而,尽管华安基金履行了保本责任,但对于投资该基金的基民来说,长达3年的封闭期以及高达近20%的汇兑损失依然让其“很受伤”。好买基金表示,该基金在雷曼事件后,2008年8月19日开始不能赎回,封闭达三年之久,对于投资者而言,在流动性上也做了较大牺牲。
面临人事地震考验
华安国际清盘,仅仅是华安基金近日遇到的麻烦之一。人事的剧烈动荡才是对这家“老十家”之一的基金公司声誉的最大损害。
9月17日,华安基金发布公告称,俞妙根因个人原因辞职,正式卸任华安基金董事长职务,不再担任该公司董事,离任日期显示为2011年9月6日。据悉,俞妙根此次出走华安,将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投资管理公司。华安基金同时宣布,李勍将代任华安基金董事长一职。
市场普遍认为,管理层的剧烈动荡无疑会对基金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