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在通胀的大背景下,不少中药企业从自身经营需要和财务投资的角度出发,给予中药饮片更多的关注,但不容忽视的是产业发展形势并不乐观。专业人士指出,只有加速规范化进程,中药饮片行业才能有本质上的提升。
□ 唐学良
今年上半年,中药饮片行业继续快速增长,收入同比增长52.5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7.97%,在所有子行业中表现最好。
业内人士认为,中药饮片近年的快速增长受多重因素刺激:公共卫生事件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疫情爆发的刺激,国家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与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促进,以及近年来一波又一波的中药材涨价的助推。美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不少企业积极介入,中药饮片行业已然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行业。
1、利好合围助推成长
自2006年以来,中药饮片行业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快于医药行业整体增长水平。业内人士认为,中药饮片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并非偶然,该行业市场需求的日渐增长是受多重利好合力驱动,其未来的市场前景被业界普遍看好。
“人口老龄化以及消费者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带动了传统中药的回归,中药饮片的市场增长显然也因此受益。”上海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指出,“另一方面,中医坐堂医诊的恢复、中药饮片报销比例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了中药饮片的需求。眼下政府正积极支持市(县)级中医院的建设,此举将进一步带动中药饮片需求。”
与此同时,政府不断出台的产业扶持政策及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也为中药饮片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从《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的陆续出台,到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收录所有常用中药饮片,国家对促进中药饮片产业发展一直不遗余力。
2、规范化提升含金量
中药饮片行业已经成为资本追逐的热门行业。据监测,去年中药材及中药饮片新增百余家企业。医药上市公司对于进军中药饮片行业同样激情高涨。
今年1月25日,吉林敖东发布公告称,拟与控股子公司吉林敖东延边药业出资设立子公司吉林敖东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中药饮片,以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批发。新公司投资8000万元,吉林敖东以现金出资5600万元,占敖东中药饮片注册资本的70%。
今年5月,精华制药同样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12060万元,认购精华制药亳州康普有限公司注册资本6700万元,精华制药从而拥有精华康普67%的股权。精华康普将运用精华制药的资金优势、品牌优势以及渠道优势扩大中药饮片生产和销售。
而早前在蜀中药业集团公布的2011年最新战略规划中,中药饮片成为其经营布局中的亮点。
据悉,蜀中药业将斥资建设中药饮片制造分厂,力争实现饮片多元化,饮片品种将达500个左右,年产值将超过5亿元。
虽然资本对于中药饮片表现出极大的关注,但有部分资金显然是出于阶段性投资或者说投机的考虑。“目前中药材价格不断看涨,企业投资中药饮片基本是出于两种目的,一是从自身经营角度,需要扩大对中药饮片的控制力度;二是作为投资。”曹明认为。
“不管出于何种目的,眼下有越来越多的中药上市公司逐渐向中药饮片领域拓展,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板的企业,这很顺理成章。”曹明进一步分析指出:“当政府对中成药的质量要求提高,企业必然会往原药材的方向走,从源头倾注更多关注。另外,中药饮片正从不规范到规范的发展过程中,会带来一些收益,企业也正是看好这样的收益而积极进入。”
3、产业发展呼唤统一标准
虽然中药饮片市场增长快速,但产业发展形势并不乐观。
康美药业副总裁许冬瑾早前在第10届香港中医药展上指出,目前我国中药饮片行业面临诸多问题:行业企业普遍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各地中药饮片标准不一,企业难以跨区域发展,难以做大;企业缺乏品牌意识,竞争单纯依赖价格、关系等传统手段;企业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较低等。
长期以来,我国的中药饮片行业处于小而散的市场竞争状况,行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截至2010年5月末,我国有约7703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但普遍规模较小,多为产值仅百万或千万规模的中小企业,达到亿元规模的屈指可数。中药饮片行业的集中度亟待提升。
与此同时,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也饱受诟病。国家药监局药品质量公告显示,中药饮片不合格率高于西药和中成药,在药品稽查查出的案件中,48%涉及中药饮片。在浙江省金华市2010年的监督抽验中,260批中药饮片里不合格的有153批,不合格率达到58.8%。
中药饮片行业背后的风险并没有被忽视。国家在多年前便积极推行中药饮片企业GMP认证,并强化中药饮片包装管理,饮片包装必须标注药品原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等等。而现实是,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中药饮片企业,在市场的无序竞争中活得很艰难。
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提高中药
延伸阅读
“五指齐伸”
河北强化监管
中药饮片生产
日前,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通知,加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监管,出台了五项要求:
一要强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通知要求,全省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督导辖区内企业加大2010年版《中国药典》的执行力度,积极参加实验室比对,强化中药材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确保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配备相应的检验仪器,具备认证范围内生产品种的检验能力并按照规定实施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检验。
二要全面落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质量受权人和中药材中药饮片高级鉴别师配备制度。2011年年底前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全面实施质量受权人制度,未实施质量受权人的中药饮片企业,一律不得继续生产。同时要建立质量受权人联系制度,把质量受权人制度实施情况纳入GMP认证及跟踪检查和日常监管工作中,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
三要做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认证后生产品种的监管。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于8月31日前向当地设区市局申报生产品种名单,经所在市局核实确认具备生产条件和检验能力后,报河北省局备案,并统一在省局网站公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认证后如增加新的生产品种,须先向当地市局申报。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应生产省局网上公示范围内的品种。在各项监督检查中,如发现企业有超省局公示范围生产行为的,一律收回药品GMP证书。
四要积极推行新版药品GMP的实施。要做好辖区内中药饮片企业新版GMP的宣传、培训及调研工作,及时掌握企业生产动态和实施新版GMP的进展情况,督导辖区内企业按照新版GMP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生产和质量管理保障能力。
五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要加大中药饮片生产企业药品生产现场监督检查的力度。监督检查中如发现违反药品GMP等行为,必须责令其立即改正,并按《药品管理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慧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