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浅谈烟农老龄化潜在的危机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烟农“老龄化”是指烟农中年轻的烟农数量不断减少而导致年长的烟农比例数占烟农总数的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在烟草行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的大背景之下,烟农“老龄化”像是一颗无形的肿瘤,隐隐地威胁着未来烟草事业的发展。

  □ 廖隆顺 邹莹慧 廖忠良

  

  又到了烤烟收获的时节,当走进田间地头和烟农家里,你会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在田里忙着采收烟叶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烟农,而在家里忙着编烟和挑选烟叶的则是妇女和孩子们。这就足烟农之间流传着的一句玩笑话:“现在烟农的主力军是‘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显而易见,“三八”是指妇女,“六一”是指儿童、“九九”则是指老人。这句看似幽默的话语却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烟农巳经步入了“老龄化”时期。笔者认为导致烟农“老龄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第二、三产业向城镇聚集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不再是农村人口经济的唯一来源,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口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目前我国青壮年劳动力以“70后”、“80后”为主,他们大多都接受了正规教育,有一定的知识和理想,他们不愿再像父辈那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因此,外出务工成为这些新一代农民工职业选择的主流趋势,他们甚至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了烟农“老龄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是烤烟种植工序繁杂,栽培技术含量高,种植技术难以掌握。烤烟种植大致分为四个步骤: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烟叶采收。在育苗期需要对烟苗进行精心培育,不仅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减少病源感染,还要保证土壤和空气环境适合烟苗生长,以保证烟苗的高存活率和壮苗率。烤烟移栽是大田管理的开始,也是烤烟生长关键一步,要求烟农不仅要对土壤的温度、湿度、营养成分的比例精准掌握,还要熟练掌握控制好烟田起垄方向、烤烟移栽的密度和地膜覆盖技术。在田间管理期如何科学浇灌、施用提苗肥和追肥、对早花烟株的处理、揭膜培土、中耕除草都需要很高的技术要求。烟叶采收之后需对烟时进行烘烤,在此期间,须合理运用和调节烤房的温度和湿度,处理协调好烟叶的失水、变黄、干燥之间的关系,使烟叶顺利变黄,及时定色、干燥,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如此繁杂的种植工序,烟农只有掌握了精湛的烤烟种植技术,才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因此,种植烤烟的大多都是有数年烤烟种植经历、掌握较好的烤烟种植技术的烟农,年纪轻的农民(学生)根本就不愿在田间地头去为之奋斗。

  三是烤烟种植投入成本较高,依靠天气风险大。烤烟为一年一季草本植物,生长过程较慢,在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而近年受农用物资价格上涨、烤烟房用电费用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化肥农药及烘烤租赁作业费、燃料动力费、固定资产折旧等成本越来越高。其次,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外出务工青壮年人员的增加,家庭用工折价、雇工工价和家庭用工天数及种植烤烟规模户雇工天数的上升使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再次,近年来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种植农产品的土地租赁价格也不断上涨,因此种植烤烟的土地成本也不断提高。此外,烤烟的生长与气候环境息息相关,光照、温度、水分等不仅影响烤烟的生长和发育,也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气候的异常变化如冰雹、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都直接影响烤烟的产量与品质,一旦发生这种情况,烟农将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在高成本与高风险的双重压力之下,愿意从事烤烟种植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少,导致烟农逐步走入“老龄化”阶段。

  烤烟种植作为烟草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卷烟工业的第一车间,烟农“老龄化”将会给烟草行业的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烟农“老龄化”会使烤烟种植面积逐步减少,烤烟的质量与产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烟农“老龄化”会使烤烟种植技术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小,烤烟种植将会出现断层现象。

  如何避免烟农“老龄化”,提升烟农种植烤烟的积极性,稳定烤烟种植面积,提高烤烟的产量与质量,保障烟农的经济利益,确保烤烟生产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实现烤烟种植规模化。一方面,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解决烟农生产条件问题。实现烤房建设、烟区电力设施建设与烤烟种植面积、烤烟现实生产相配套。另一方面,加大对烟农的政策扶持,如在种植过程中对农资实行无偿提供,烤烟收购时再进行补贴和抵扣;帮助有困难的烟农申请低息贷款等政策鼓励烟农大面积种植烤烟;实现烤烟生产向适宜种烟的地区集中,向烤烟种植大户集中,向种植能手集中,建立以烤烟生产为主的农业耕作制度,形成烤烟种植规模化,以强大的扶持政策吸引青年农民种植烤烟,避免出现烟农“老龄化”现象。

  加强对烟农生产技术与生产管理能力的指导培训,提高烟农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烟叶培植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正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烟叶培植员良好的专业素质、扎实过硬的专业技能是烟农掌握烤烟生产技术的前提基础,也是提高烤烟产量质量的有效保证。其次,要加快烤烟种植技术的推广普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通过职业技术学校、专家现场讲座、建立烤烟示范村、示范户、充分利用媒体传播等方式方法,培养出更多烤烟技术强人、烤烟致富带头人。

  实行烤烟种植保险保费补贴,增强烟农的抗风险能力。由于烤烟的弱质性和生产过程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典型的高风险农业。在《烟草专卖法》的保护下,烤烟种植很大程度避免了由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与社会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而自然灾害成为烟农面临的最大风险。笔者认为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对烟农实行烤烟种植保险保费补贴,由烟草企业与保险公司共同开展烤烟种植保险业务,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按照保费的一定比例,为投保的烟户提供直接补贴,减少烟农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蒙受的经济损失。以此调动农民种烟积极性,建立烤烟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是一种创新烟叶生产经营方式。其主要按照统分结合、双层经营要求,通过统一合作关键环节的专业化服务,建立统一的基地单元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环节专业化运作体系,实现基地单元合作社专业化服务全覆盖,以此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实现生产规模化、专业分工化,经营集约化和生产标准化。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是避免烟农“老龄化”的有效途径,也是烟草行业有效掌控烟叶种植资源和烟叶生产设施资源,促进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烟草行业反哺烟农造福烟区,扶持烟农,推动烟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