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
随着国内大大小小各类企业的迅速发展,企业对内部管理的要求和重视程度也迅猛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把目光放到了企业的内部基础管理之上,并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投入到各种管理培训和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的学习中。于是,联想、海尔、华为、蒙牛等等成功企业一度成为广大企业家学习的明星,更兴起一股股联想学习热,海尔学习热。
显然简单的学习明星企业现有的管理模式对我们的现实意思并没有预计的那么大,最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并不能照般这些模式而获得类似的成功。
不过,虽然每个企业的管理模式千差万别,无法照搬,但实际上每个企业形成并完善各自管理模式的过程,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是我们可以直接学习的,因为,各个企业形成和完善自身管理模式的过程恰恰都是在做一件事情将管理思想“落地”。
所以,如果我们要学明星企业,那么我们不能只是借鉴明星企业的管理模式,更需要关注的是明星企业形成和完善这些管理模式的过程,而且,结合自身企业现状思考管理思想如何“落地”的问题。
如何将确立的管理模式真正推行下去,落到实处,产生实效?
如何在推行过程中,进一步完善管理模式,以便得到更好的推行效果?
之所以这样来确定管理思想“落地”问题的内容,原因很简单,所谓的管理思想,恰恰体现在管理模式的确立、推行、再次完善、再次推行循环过程的各个环节中,而对于一个组织来讲,这个循环过程恰恰就是将管理思想,将战略蓝图,“落地”的过程,也是组织管理发展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实际上我们管理者学习管理,实践管理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完善这个循环过程。
原因很简单,我们最需要解决的,并不是完善我们的管理思想那么简单,而是将这些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真正“落到实处”,因为,只有“落地”了,这些思想,这个模式才会给我们的组织带来实质上的价值,而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这个“实质上的价值”。
所以,对于众多管理者而言,我们更应该把眼光放在如何“落地”上,而不是简单地去学习和借鉴好的模式,新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