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14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中国式管理:“萌芽期”也能屡创奇迹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杨葳认为,即便中国式管理企业处于“萌芽期”,但是它们依旧创造了诸多的奇迹。改革开放30余年,涌现了诸如联想、华为、中兴、招商银行这样的创新型、管理型企业。  □ 郭玉志

  

  9月3日,“2011中国企业500强”榜单揭晓,青岛港有限公司排名第485位。

  和排在前面的企业相比,青岛港看似是靠后的“小企业”,但青岛港董事局主席常德传说,路就在自己脚下,命运在自己手中。

  对于青岛港未来的发展,常德传已成竹在胸。常德传的成竹在胸并非打诳语,而他所依据的便是青岛港独具特色的民主化管理。

  青岛港只是中国大企业探索适合自身管理模式的一个缩影。

  当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尤其是集团化大企业正在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中国大企业逐渐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的中国式管理模式。  

  “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

  对于青岛港的管理模式,常德传总结为:深化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内涵,使广大职工与港口成为命运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创新厂务公开民主管理举措,广大职工对港口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越来越强;坚持共建共享,广大职工推进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积极性、创造力越来越大。

  不仅是青岛港,名列“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诸多企业,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的管理模式。

  青岛海尔集团不仅在产品创新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公司治理和管控也同样不输他人。

  在“2011中国企业500强”名单中,海尔集团以1405亿多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63位。

  素有“中国企业家管理教父”之称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于管理有着独特的理解。

  当日,张瑞敏在峰会做主题演讲时表示,从全球范围时代变迁来看,不只是中国企业,全球所有企业都面临很大的挑战,互联网时代,完全颠覆了传统管理模式。

  张瑞敏说:“现在还用原来的传统管理模式是不行的。下级服从上级的管理模式,这个不适应于互联网时代。要突破,首先要突破自我,所有企业都是被自己打倒的,而不是被别人打倒。”

  结合海尔自身在突破方面的探索,张瑞敏表示,“员工角色就开始变化,员工不再听企业的指令,而是企业要听员工的,管理不是指挥者和监督者的角色。整个企业已经发生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变了,越往上越大,现在变成倒三角,领导在下面。”

  在9月3日下午的“公司治理和管控:挑战与趋势”论坛上,广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张汉文对中国大企业管理同样有着深刻的理解。

  去年8月,广厦控股召开年中工作会议,楼明成为广厦控股集团总裁、董事局副主席。两周后,楼明完成了对广厦旗下资产繁复地产板块的整合,不仅理清了广厦上市公司浙江广厦与控股公司的交叉错乱关系,还为公司进一步资产整合留下了空间。

  “无论是公司治理还是管控,每个企业都要做到不唯上、不崇外,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张汉文说。

  “还在萌芽期”

  白万纲表示,中国企业治理之所以这么难,就是因为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参股、控股、联盟、协议、委托等等方式构架起最大化的资产控制杠杆体。

  不仅是实业公司,作为中国本土管理软件领导者的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以来将成为世界级的管理软件企业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用友软件不止一次参加中国企业500强高峰会。今年参加峰会的是用友软件高级副总裁向奇汉。

  向奇汉表示,公司管控离不开治理,从管理软件角度来看,公司的管控和治理离不开IT。不管是公司治理还是管控,用友认为它应该是一个制度、流程,只有在流程当中做好治理和管控,管控和治理才真正落到管理的实处。

  “作为一个集团企业,或者是高速扩张的企业,一定要做到业务治理与IT结合,要基于业务的治理和风险控制,而不是单纯信息化的实现。”向奇汉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举例说:“企业管理信息化成效显著,用友公司迅速成长为亚洲最大的软件公司,宝钢、中国远洋、联想等一大批企业充分利用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搭建了大规模协同管理平台,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模式。”

  除此之外,近年来一直探寻中国式管理的还有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徐少春。

  2006年12月,徐少春第一次提出金蝶软件要创新“中国管理模式”。

  按照徐少春的解释,就是一个三角形的三维度模型:最上面是中国管理哲学,左下角是现代管理科学,右下角是成功的管理实践。

  2008年,金蝶软件联合国内6家商学院专家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的评杨动,并在国内管理产、学、研界和企业界引起高度关注。

  徐少春说,没有中国管理模式的创新,就不可能抓住持续发展的机会。目前,全球化、互联网经济和知识经济为中国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了契机。

  王忠禹在发言中指出,国有大企业通过公司化改造,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大力推进战略重组,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动力、控制力和影响力都在不断增强。我国大企业紧跟世界潮流,品牌、知识产权、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受到重视,企业组织形态日趋合理,企业经营管理在强化管理中的机制,逐步向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等领域拓展。

  然而,中国企业的管理与世界级大企业还存在着差异。徐少春认为,当前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只是处于萌芽阶段。

  徐少春将中国企业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划分为五个管理阶段:启蒙期、制度创新期、管理的中西融合期、与国际接轨期,然后才进入“中国管理模式”的萌芽期。  

  “治理管控要突出竞争力”

  埃森哲大中华区副总裁杨葳认为,公司的治理应该通过股权结构治理以及业务管理两个角度来实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支持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在全球的实现以及对整个竞争力提升的体现。

  即便中国式管理企业处于“萌芽期”,但是它们依旧创造了诸多的奇迹。改革开放30余年,涌现了诸如联想、华为、中兴、招商银行这样的创新型、管理型企业。

  徐少春表示,金蝶所能做的就是将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卓越管理实践总结出来,制作成一个个标准化的案例和模板,让其他企业学习、对标、发现问题和寻找差距,直至最后的改正。不仅是徐少春,一直研究企业管控治理的白万纲更有发言权。

  论坛讨论之际,白万纲举例说,河北钢铁集团用它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控制了河北省10家民营企业以后,不仅实力大增,而且发展强劲,在这种情形下,事实上河北钢铁集团形成了一个管控体系。

  在“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河北钢铁集团继续扮演冀企“领头羊”角色,以22709711万元的营业收入位居第28位。

  白万纲说,河北钢铁集团的案例就表明,管控不能脱离治理,脱离治理的管控是假管控,中国企业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立适合自身的管控体系。

  在具体构建上,杨葳表示,一方面公司治理是从股权结构以及合规性方面,设置好董事会的职责,并按照税收等合规性法律使得公司合规地进行运转;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多元化向全球化竞争的企业来讲,更多的是业务管理,通过业务线条的划分以及在供应链或者价值链上总体的考虑,使得整个管理模式和架构上面能够体现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突出竞争力的实现。

  对此,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颇有感触。24年前,招商银行从深圳蛇口诞生,经过24年的不断努力,招商银行已经成为中国第六大银行、世界一百大银行之一。

  “只有时刻活在生死线上、站在悬崖边上的公司,才会拥有自我更新的主动意识,才会以非营利组织所不具备的内在冲动,开辟出崭新的管理模式。”徐少春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