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1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小额贷款公司
得有本“明白账”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今年上半年央行已6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信贷收紧,不少中小企业不得不求助“影子银行”。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在内的“影子银行”在市场火热情况下,屡屡暴露出高利贷、账外账等问题。据悉,安徽省财政厅日前出台《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暂行办法》,掀起监管风暴,该办法自8月1日起施行。

  贷款难催生“账外账”

  今年以来,银行贷款渠道收窄,尤其是中小企业长期等“贷”不得。而小额贷款公司,也同样陷入“缺钱”困境。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公司钱都放得差不多了,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但银行自身资金紧张,也不愿放贷。

  一边是自身资金紧缺,一边是市场需求火爆,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开始暴露出高利贷、账外账等问题。“目前,很多小额贷款公司的账务非常乱,一些巧立名目的收入并未完全进账。甚至少数除正常融资外,还有吸收市民储蓄的行为。非法吸收储蓄,很容易由财务风险转化为社会风险。 ”安徽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表示。

  小贷公司要有“明白账”

  据了解,小额贷款公司监管目前存在真空。“小贷公司经营的是金融业务,但并非金融机构。”专家认为,由非金融专业的管理部门管从事金融的机构,困难很多。

  为了从财务支出上杜绝“账外账”等不良行为,安徽省财政厅日前出台了《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财务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应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风险控制体系,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做一本“明白账”。

  强力监管“影子银行”

  银行信贷收缩,不仅让小额贷款公司“虚火”,担保公司、典当行甚至地下钱庄等“影子银行”也成为民间融资的重要渠道。

  据悉,自去年9月安徽省对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了规范整顿,目前工作已全面完成,监管网络也已形成。全省淘汰了一批规模小、经营不规范的担保机构,杜绝了虚假注资、非货币出资等现象。目前,全省经过规范整顿重新登记和新设立的融资性担保机构共有358家,实收资本达334亿,其中亿元以上机构就达191家。

  (杨吻 陈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