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 燕
至今谁也不能否认一个事实:奥威发动机上市8年,强大的市场保有率,被誉为一代名机,“买车要买解放车,选机要选奥威机”的观念已深入用户心中。奥威重卡投放6年多,以每年销量60%递增的速度扩大市场,至今已超25万台。好评如潮的用户群体中,不乏突破100万公里的用户。在奥威机品质美誉的影响下,锡柴产销规模也从2004年的15万台,上升到了2008年的25万台,至2010年销量达43.6万台,成为当今中国发动机名牌产品。
盛誉背后是品质的支撑。
品质与技术已成为锡柴取得持久战略上风的两翼,那么锡柴是如何打造出高端品质的呢?让我们走进锡柴,解开“成功密码”——
从“建标准”到“走流程”
质量是策划出来的
“CA6DL(奥威发动机)先期质量是策划出来的。”
正如锡柴钱恒荣厂长在一汽集团公司不久前召开的质量推进大会上作质量经验典型介绍所说的那样,锡柴人早在CA6DL项目开发初期,就明确了实现“6L”的总体目标定位—— “6L”即大功率(Large Power)、大扭矩(Large Torque)、低油耗(Low Fuel Consumption)、低排放(Low Emission)、低噪音(Low Noise)和长寿命(Long Life Time)。策划目标值是“设计国际水平、质量国际一流、成本国际领先”。
“为达成CA6DL产品质量目标,锡柴人围绕CA6DL产品开发、生产制造、持续改进的全过程,确立了包含性能、可靠性、成本在内的质量指标体系,来倒逼目标的实现。” 钱恒荣厂长说,锡柴人当初就设定了CA6DL产品13项性能指标,生产制造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环节,也明确设定了6项主要指标,其他子指标均围绕该主要指标加以分解。CA6DL产品质量指标包含B10寿命为80万公里,零部件100%符合图纸要求,整机100%合格,批量投放市场前,问题100%解决等项目。
品质的坚持,细节的力量。
让锡柴人感到欣慰地是,CA6DL三代开发经过了47台份单机验证,台架试验时间超过了3万小时,单机最长实现了5000小时全速全负荷无故障运行;经过了104台份整车道路验证,累计行程超过500万公里。无论从台份数、还是从时间、里程上都创下了国内纪录……”
“当然,要保证质量是策划出来的,必须建立标准,讲究流程。”锡柴质量保证部部长许柏平解释说,锡柴对质量标准尤为重视,“在质量管理上,锡柴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结合企业本身特点,形成了独特的质量管理体系。”锡柴建成了体系完备、层次分明的质量制度,以规范的质量体系保障质量行为。从1996年起,按照ISO9001、QS9000、ISO/TS16949、GJB9001A、VD
A6.3、VDA6.5等质量标准,锡柴搭建了四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质量记录。建立了四个层次的技术文件:标准、图样和设计文件(包括FMEA文件)、工艺文件、检验文件。为保证制造过程质量受控,工艺文件覆盖样件、试生产和批产各个阶段,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和各类试验过程。细分为三个层次:过程流程图——控制计划——作业指导书。通过过程流程图,明确生产制造全过程的工序、设备、特殊特性。通过控制计划,明确产品全过程的尺寸检测、材料和性能试验要求,以及现场发现问题的反应计划。通过作业指导书,指导操作工人和检验人员实施。
“ 严格按照流程走,不违反流程做事,是锡柴一再强调并执行的原则。”在CA6DL新品开发过程中,锡柴人同样将“以质取胜”理念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始终,并吸收国外先进的开发经验、开发流程,结合工厂特点,建立起了自己的三代开发流程,并严格按流程进行新品开发。从设计、开发、验证源头,牢牢把住质量关。锁定性能、可靠性等关键指标,实施风险分析制度,评估设计合理性、分析完善性、措施可行性、试验充分性、生产一致性等,保证了新品质量的一步到位。成功投放市场的奥威7.7L、8.6L、11升、13升以及国Ⅲ、国Ⅳ电控共轨柴油机等新品,不仅成为市场热销产品,且销量增幅居行业第一,出口居行业前列,为民族汽车工业、为一汽增添了新的亮点。
从“一把手工程”到“铁腕管理”
质量工作涉及全员
良好的口碑,攀升的销量,质量不仅是锡柴人的生命线,更是民族品牌的根基。
“在锡柴,质量工作是‘一把手工程’”。锡柴质保部部长许柏平说,目前,锡柴质量工作已形成了厂长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二级三抓”体系。作为惯例,每年由企业一把手签发的党政工联字1号文,即为当年的质量工作纲要,明确提出当年的质量方针、工作思路、质量目标以及重点工作任务。
许柏平说,锡柴在供应商选择上确定了两个优选的原则,即优选国内一流供应商,优选国际供应商,同时,对合格供应商还进行分层分级管理,每年通过对供方的8种保证能力和5项质量指标进行评定分级,分级结果与供货比例相挂钩。
在制造质量控制上,预防和规范是核心。首先是建立了设备、工装的预防维护体系,对关键工序实施统计过程控制(SPC),为制造质量的有效控制提供保障。其次是设立质量警示点,将易发生的质量隐患及操作注意要领进行目视化提醒;第三是运用TPS相关技法及5S现场管理方法,制定标准作业指导书,规范员工日常操作,提高工作效率。据许部长介绍,为保证质量,锡柴对质量工作制定了严格的奖惩制度。每年年初锡柴都要召开质量推进大会,与全厂各部门签署质量目标责任书,并拿出100多万元专项资金奖励质量工作突出贡献者、质量攻关项目和部门。“铁腕抓质量”,更是锡柴一贯奉行的质量行为——
2004年2月20日,在CA6DL产品质量推进会上,质保部宣布了对10个供应商厂家的11种不合格零部件进行销毁的决定,并对7家共11项次让步接收供应商、2家共2项次清洁度超标供应商、3家毛坯质量差的零部件供应商进行相应的严厉处罚。表明了锡柴人在产品质量上用真心、下真功、动真格,以世界级的品质保证世界级品牌的信心与决心。
在CA6DL产品生产初期,一次,从事无损检测磁粉探伤的普通操作工杨婷婷在抽检巴西和印度送来的CA6DL发动机所用的圆角淬火曲轴时,发现其中五支曲轴分别存有细微的斜磁痕氧化夹和连杆颈外圆磨削细裂纹 。“奥威品质不允许有任何瑕疵!”杨婷婷坚持判定这批曲轴为“不合格品”。整整200根曲轴!如果这批曲轴不及时进入下道工序加工,整个生产线就要停下来,不仅经济损失巨大,而且会影响和延误交付日期……外方专家闻讯后,也惊呆了,他们带着手提探伤仪器“飞”来重新检测,并以大量事例验证属材料允许的缺陷,并不影响材质。但杨婷婷坚决不放行。后经取样重新做金相,证实其中确实存有硫化物夹杂,评级为2.5级……
又有一次,获悉锡柴机在某汽车厂上线装配时,出现质量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工厂严罚了总装、校车、检验等相关责任者共63人。其中,一位领导被免职,一位检验下岗,最高罚金数千元……不仅全厂为之震惊,连那家汽车厂也深感震动。
正是这样的“铁腕”管理,在锡柴员工们的心中播种了质量意识,在用户心中树起了使用锡柴机的信心。
从“质量文化”形成
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历年来,锡柴在质量管理上追求卓越,已积淀形成了独特的锡柴质量文化。
可以说,随着自主新品的不断诞生,行业三甲地位的不断稳固,锡柴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采购管理、营销服务和质量管理等各个系统的完善和发展,逐步催生了具有锡柴特色的质量文化的形成——
“质量就是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就是要把质量放到“企业生命”的高度,将质量工作当作“生命工程”;就是要以严密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量行为,以“铁腕”的力度来强化责任的落实。
与质量文化紧密相连的活动推进了质量理念的深化,锡柴不仅建立了自己的质量馆,把锡柴抓质量生命工程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展示其中,更通过开展“五分析、五落实”、“人人争当质量啄木鸟”等主题实践活动,每年9月组织“质量月活动”,评选“质量先进人物”,推行“质量零缺陷”等活动,以观念的先导激发思想革命,以主动的实践捍卫质量生命,形成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氛围……
走进CA6DL机加工车间(奥威机生产制造车间),这个以白色为主基调的作业现场物流摆放有序、现场标识清晰。车间主任黄建松说,车间把争创质量“零缺陷”活动,作为提升实物质量的主要措施,并通过开展“寻找质控明星”、“质量零风险段落”、“质量难题招标”等一系列活动,对质量执行和质量改善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
走进作业区,员工信息卡豁然映入眼帘,这里有量化和固化了业务流程,从中可见其质量管理规范精细。黄主任说,车间装备了国际一流的生产线,形成了年产7.5万台CA6DL、1.5万台CA6DM、5千台CA6DN系列奥威柴油机的制造能力。“保证奥威高端品质,我们不仅靠高精设备,更靠质量标准流程。”据黄主任介绍,车间每个岗位都设有“作业标准书”,并执行质量考核100分及格制,“99分也是不及格,这说明还存在质量隐患。” 黄主任说,车间对首件检验从设备维修、刀具更换、生产换型、操作换班、程序修改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加工程序和测量程序进行编制、调试验证、调用生产、修改、备份和储存归档进行流程控制……
“产品质量不是100分就是0分。”在CA6DL机加工车间生产线班组园地,几块展板显得格外醒目,车间党支部书记何立群说,“各生产线班组都设有班组目视板,包括质量角展示、变化点展板、检测训练展板、标准作业展板。”通过这些展板的展示,让员工时时刻刻绷紧“质量弦”……
来到CA6DL装配车间作业区,由红、黄、绿三种颜色组成的“生产线人员技能矩阵图”立马映入眼帘,它具体反映了生产线每位员工的技能水平——“黄颜色”代表员工本岗位技能水平,“绿颜色”代表员工具有多技能水平,姓名前标注有红色五角星的表示该员工为“全线通”。值班长陈黎君说:目的就是激励员工掌握多项技能,确保装调质量,给C6DL装配质量加上一把“锁”……
可以说,“质量就是生命,而生命只有一次”,这种价值定义已牢牢扎根在所有的锡柴人心中,他们正以一流的质量铸造民族品牌、高端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