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名鞋库许松茂:做员工的老大哥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蒋艳辉

  

  在名鞋库创始人许松茂眼中,在一家可以持续发展的企业里,只有帮助员工成长,给团队更多的空间和回报,才能过上自己向往的“退休”生活。

  “我以前遇到很多华人企业家,很多人70多岁了,下一代不愿意接生意,自己不得已还要在企业中亲历亲为,我不希望过那样的生活。”许松茂从事鞋业贸易已有20余年,他曾创建了艾德(福建)投资有限公司、厦门艾德鞋业有限公司和厦门奥德盛鞋业有限公司,这3家企业是厦门乃至全国外贸鞋ODM的龙头企业,为全球78个品牌代工,2010年合计出口鞋子约为2000万双。

  正在生意顺风顺水的时候,金融海啸的爆发让他感到危机四伏。那时的许松茂到美国出差,倒时差的时候总会睡不着,他开始尝试更多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走出困惑。从业务角度来看,外贸面临很大的瓶颈,而内贸反而是个大的趋势,同时网络零售的平台同样拥有很多优势。既满足自身成长,又能够让企业基业常青,此时的他想到了再次创业。

  

  让团队成功

  

  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加之诸多品牌备战奥运会等因素,当年市场上有4亿双鞋子的库存,这给品牌鞋的一级代理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许松茂希望整合这些资源,到在网上卖名牌鞋的库存。于是,就有了今天深受网购者追捧的名鞋库(www.s.cn)。

  “创业可以给当时200多人的团队一个更好的未来,对一家企业来说,想要成功,首先要为客户创造价值,但当时的我们并不确定能够创造什么价值。所以,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梳理商业模式,我和核心团队的五六个人一起讨论,用了近半年时间,决定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于是“名鞋库”在许松茂45岁的时候正式上线。

  “我们决定做最辛苦的工作。因为大企业认为这个市场小,而聪明的人认为这很累。我们希望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让企业生存下来。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很好的舞台,让他们都有机会成为百万富翁。”

  最初的启动资金2000万,许松茂首先获得了所有股东的授权:“如果这2000万用光了还来不及验证名鞋库的商业模式,大家接受承担风险”。

  让大家都找到自己的价值依然需要老板付出努力的。名鞋库的员工流动率极低也从侧面反映了许松茂为此付出的努力。他认为人才之于企业是符合木桶理论的。即,每个员工都是桶上的木板,大家都很强,才可以将企业做大。

  

  我是公司的老大哥

  

  名鞋库的总部在厦门湖里区的一个老工业区中,许松茂在这里没有坐进自己的小办公室,他更习惯坐在客服人员中间,静悄悄地看着员工工作。这样他既可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考察系统需要改进的余地,也可以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寻找内部的潜力人才。了解是培养人的开始。

  名鞋库有自己的员工成长训练营,全面培训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这种全员的培训,可以让所有的人都更加了解业务。在一些销售高峰的日子里,公司所有的员工都要到一线去服务。仅去年“光棍节”一天,公司日销量突破800万元,创造每3秒钟销售出一双名牌鞋的成绩。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名鞋库月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快速成长为国内领跑的正品名牌鞋折扣零售网站。

  面对企业的快速发展,许松茂面临的挑战也接踵而至。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找人难。事实上,近期,公司也招聘了一些职业经理人,磨合还在进行中。同时,名鞋库作为福建省唯一进入全国在线零售30强榜单(由艾瑞评选)的电商,使人才市场纷纷对许松茂的部下“下手”。挖人更集中在名鞋库成立的第一年,有趣的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留下的人开始庆幸自己没有被挖走。因为员工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感,薪水也涨了起来。

  荣辱与共的合作文化和创业氛围让名鞋库的员工变成了“战友”,而许松茂也成为了企业的舵手和公司的精神领袖。但是他自己却不愿意这样认为。“我的员工是兄弟姐妹,我是他们的大哥。上班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下班后,我会经常和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唱歌,看到他们开心,我就会特别舒服。我是公司的总经理,我要为大家负责,这种责任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