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互动
直面中小企业融资难
□ 莫艳萍 马晓媛
很差钱,是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
“钱袋子”越扎越紧,更是银行的真实处境。
5月18日起,央行再度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第5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自去年以来准备金率的第11次上调,此次上调之后,大中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21%的高位。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收紧流动性、对抗通胀,但同时也减少了银行的可用放贷资金,增加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
尽管银行信贷额度紧缩,门槛提高,可中小企业仍然保持着旺盛的信贷需求。
银行高层
贷款难是两头难
提到贷款难,中小企业大都埋怨银行等金融机构“重大轻小”、“嫌贫爱富”、“重公轻私”,只喜“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
“其实,贷不到钱,中小企业本身也应反思调整和改变。”中国农业银行广西分行副行长江武成说。
江武成认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症结是两头都难:中小企业贷不到款,银行想放却放不出。
江武成解释说,“最近的10年,中小企业的生存状态越来越引起中央和地方的关注,国家层面已经出台了很多鼓励、保护、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包括国36条和广西的38条等,人民银行、银监局也要求、鼓励、督促各家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支持力度,但现实情况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很难找到符合信贷标准条件的中小企业,想放放不出去。”
“要寻求解决的办法,恐怕银行和中小企业都必须调整、改革或改变。银行方面,必须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放低门槛,创新产品,创新担保方式,培育中小企业的信贷模式。中小企业应适当改变其管理经营模式,更透明,更诚信。”
中小企业
四大症结待破解
在江武成等银行界人士看来,中小企业难获银行青睐,主要有四大症结。
症结一:信息不透明不真实。这是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之一。银行普遍反映,中小企业信息不透明,财务报表不规范,数据不真实,资料不全面,虚账、假账比较多,造成贷款难,放款难。
症结二:经营管理不规范。为避税,实赢账亏,为融资,报表虚假,企业或为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或处于产能过剩行业,或处竞争激烈的行业难获市场准入或信贷支持。
症结三:有效担保难以落实。广西中小企业多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真正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不多,使得中小企业能够用来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少,且目前担保中介市场发育不充分,愿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的中小机构少之又少,中小企业相互进行联保等方式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症结四:诚信不足。一些企业不太注重诚信经营,想方设法套取银行贷款,有的甚至千方百计逃避还款,有的企业利用改革破产的手段逃废债务,有的企业相互之间拖欠货款比较严重,三角债较多,留下大量不良贷款,使得商业银行在贷款的选择上对中小企业比较谨慎。另外,一些中小企业主金融意识缺失,拿信用卡透支借钱又没按时还款,无意间产生不良信用记录,损害了自己的诚信形象。
近两年,为支持广西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广西银行业也做了很多努力,包括创新信贷制度和流程,创新担保方式,探索小企业专业化经营,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贷款品种,组建服务中小企业的专门机构等。
在各方面的扶持下,近几年,广西中小企业贷款难得以部分缓解,目前,广西正在进行上市准备的中小企业有10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定实力强、发展潜力大、具有发债能力的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力争年内有10家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或发行集合票据。
当然,作为中小企业,自身也应做相应的改革转型。不少民营企业家均表示,未来将按照银行界的要求,逐步实现民营企业的几个转型:信息披露转型,转变旧的信息披鼓露方式,完善财务管理方式,规范企业运作,在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情况下,尽量公开财务信息;管理转型,逐步改善或放弃家族式管理,引进职业经理人等各种高级管理人员;融资方式转型,尝试加大股权融资、兼并整合、实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营销转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