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昌举
“不要在乎我今天有没有对你笑。”这几乎是江苏红豆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在向来访客人介绍企业时必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开员工大会时必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他经营企业20多年的切身感悟,他不断重复这句话,并一直在践行这句话,他要用实际行动让他的员工明白,不管你是谁,来自哪里,什么学历,在他的企业,认不认识他这个企业总裁,与自己的职业升迁没关系,员工要做的是:勤奋学习,踏实工作,用工作业绩证明自己。
在“不要在乎我今天有没有对你笑”这句话的背后,是他在企业倡导的一个机制——竞争上岗。1997年3月,他作为江苏省高级管理人才经济研究班学员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学习,在一次实习交流中,一位美国朋友的话让他终身难忘,这位美国朋友对他说:“美国之所以强大,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以此来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
他听后内心受到极大震动,并陷入深深思考:“公平竞争可以让一个国家强大,企业何不如此?”正所谓“公与平者,即国之基址也”。就在那一刻,他决定,要在自己的企业推行这一公平竞争制度,给予每个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目标的平等机会。如此,企业何愁不发展、不强大!
此后,周海江在企业全力推进这一制度,下至车间班组长,上至厂长经理,空缺的岗位都采取竞争上岗,向全集团公布,谁都可以来报名,报名之后,当场投票选出来,谁是最优秀的,就由他来当厂长。
但在竞聘过程中,周海江不参加投票。对此,他解释说,因为民营企业很容易陷入关系导向,用人重关系人情,轻业绩能力,这是企业管理大忌,这样用人不仅不公平,更为关键的是,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会严重打击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工作积极性,结果,留不住人才,制约企业发展。而他一定要尽全力把关系导向扭转为绩效导向。他说,如果企业22000人都在研究跟总裁的关系,“在乎我今天有没有对他笑”,他走在路上还在琢磨这个事情,回到家里还在想这个事情,睡到床上还在思考这个事情,就没有心思多考虑工作如何干好,如何提升自己的业绩,这样的企业必败无疑。反之,如果22000人回家的时候都一心在琢磨怎么提高自己的业绩,提高自己的能力,去多学习,多干活,这个企业想要叫它不兴旺都不可能。这就是绩效导向带来的结果,与关系导向的结果截然相反。
所以,在竞聘投票的时候他就不投票,他坐在那里,用这样的行为无声地告诉竞聘的员工:你认不认识总裁无所谓,更不要在乎“我今天有没有对你笑”,关键你要有这样一种能力。他进一步解释说,这就是制度的魅力,在这种状况下,要想竞聘成功,凭借的是个人的努力、才能和主动性,而不是家庭背景、种族或社会性别等关系,更不是你认不认识他这个总裁,而是由竞聘者自己综合素质所决定。
实现机会平等,除了在制度层面上竭力消除各种束缚和制约机会平等的制度性障碍外,同时需要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企业管理者,由于其扮演的特殊社会角色,在推进机会平等上具有无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不要在乎我今天有没有对你笑”,就是周海江对“推进机会平等”的生动诠释。也正是这种人人机会的平等性,成了一个国家或一个社会能否经济繁荣、减少贫穷的动力与关键。对企业而言,人人机会的平等性,更是一个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