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 桦
企业家动笔写书,魅力的确不同凡响。据开卷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红旗出版社出版的《马云内部讲话》已发行30万册,成为本年度财经图书排名前3的热门书籍。
因为此书的成功,红旗出版社感受到了时下图书市场的风向。记者了解到,该社将在今年下半年全力打造由企业家亲笔写就的一系列财经图书,如复星实业董事长郭广昌的《一天多一点鼓励》、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的《好房子、坏房子的公众美学》、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写给青年们的《我这样闯过几个关》、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宗庆后的思想录和人生故事,以及联想集团的《走向国际化之谜》这5部重磅图书,都将由企业家们亲笔写作。
“这几本书的写作、出版事宜都已经和企业家协商好了,其中有几本已在写作过程中。”红旗出版社总编鲁强说,读者可以从这几本书中看到这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为真实的一面,也可以深入体会到企业家们在管理理念上的变化。
“怎样创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成为老板、怎样掘金发财等实用经验和方法……”这些热点图书已经成为时下读者的阅读焦点。位于杭州武林巷的小方书店的工作人员说,读者现在购买的大多是经济类图书,特别是企业家写的原汁原味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很受读者欢迎。
他的话不无道理。记者周末走访杭州各大书城时,发现摆在一楼展厅最前端的图书,基本都是诸如稻盛和夫的《活法》、王石的《灵魂的台阶》等书。而在各大网络书城的排行榜上,此类图书的排名也是居高不下。
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一个过程的。随着各大企业由低端向中端甚至高端发展,且企业效益和管理水平越来越高的时候,一直在商场闯荡的企业家已经有了将自己脑子里的思想、肚子里的经验和人生中的阅历写出来,与读者分享的打算,比如此前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编写的《创新正泰》一书,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主编的《追求卓越》以及温州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主编的长达80万字的《中国鞋履文化辞典》等等,都曾在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
但这一类图书并不常见,毕竟企业家忙于经营管理,即使想写,也很难腾出大块空余时间。也因为这一原因,许多企业家虽然演讲起来口若悬河,但真要动起笔来,就会发现自己缺乏时间和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可喜的是,在各大企业步入梳理之年的时候,企业家们一改以往自己口述、“笔杆子”整理,或与作家、记者合作,或干脆组织个写作班子收集素材、整理成文等方式,转为自己亲笔写作。
说到底,亲自动笔对他们而言,本身就是一个借助写作来完成对自身、对企业的思考和梳理的过程。而思考,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企业家亲笔写作,不仅会为出版界带来新时尚,为其他企业提供更多经验参考,也会为世界经济增添更多的中国思维色彩,毕竟,这也是时代对企业家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