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30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这样的老板
“不给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刘飞洲

  

  谁不想做一个给力的老板呢,谁不想自己一手创立的企业基业长青呢?可问题是,为什么有的老板事业做得风生水起,高歌猛进;有的在创业的道路上却一波三折,身心俱疲?同样是老板,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呢?

  1、漠视信用。人无信不立,企业失信则无法生存。有的老板,对员工随意承诺,对员工提出的要求满口答应,答应后又不去兑现,造成企业士气下挫,员工与企业离心离德。有的企业视与合作单位的合约如废纸,付款的时候又借故拖延,最后合作单位避之无恐不及,造成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恶化。

  2、缺乏公正之心。有的老板无法对员工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凭个人的好恶、关系的亲疏来奖励、提拔和任用下属。如果在一个企业的内部,真正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人得不到肯定与表彰,企业发展的动力就会逐渐衰竭。

  3、不会用人。不会用人的老板是不适合做老板的,因为你在浪费企业最有价值、最有创造力的资源。作为老板,如果不知道下属的长处与优点在哪里,更糟糕的是,知道下属的优势与长处却不去搭建舞台和配置资源让下属好好发挥,下属的价值得不到体现,下属的才华无法施展,则企业的发展根本就无从谈起。

  4、没有决策力。作为老板,每天都要进行大大小小的决策。如果不能对下属的请示、汇报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决策,则企业在经营上就会犯一系列的错误,坐失企业发展的时机等。

  5、拒绝学习。老板是企业发展的“天花板”,老板有多高,企业发展的空间就会有多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其实拼的就是老板的学习能力。企业要应付这个急剧变化、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成功不是偶然的,但不注重学习的老板,他的成功就注定是偶然的、不可持续的。

  6、吝啬金钱。吝啬表现在一是过于精明,拼命压榨上下游的客户与员工。精明没有错,但过于精明的老板虽可得利于一时,但却会失去长远和企业发展的未来;二是将金钱看得过重,最后必然是财聚人散。

  7、缺乏自知之明。前苏联赫鲁晓夫在他被逼宫下台后曾说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主要缺点和毛病是……就是我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缺点”。英明如赫鲁晓夫者,尚且会迷失自己;如过江之鲫的老板在市场竞争和经营管理中犯迷糊也就在情理只中。

  8、生活糜烂。经营企业是个劳心费力的事情,有的老板是由于经营压力大,指望在声色场所麻痹自己、缓解压力,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不管何种情况,沉溺在声色场所,玩物丧志是必然的;更为可怕的是,这样的老板一定会带出一支腐败的队伍,加速企业的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