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 威
李宁公司的办公场所看起来也是概念化的,挑高4 米的办公区宽敞明亮,地毯上有跑道的图案;屋顶上方有一个横跨几栋楼的李宁新logo,霸气到在google earth 上都可以看清楚。
如今的李宁更换了自己的口号与概念,更加年轻、进取,把等待的“可能”变为了主动地“make the change”。李宁公司员工关系经理章巍峰告诉《职场》,这次改变意在告诉人们应该去主动拥抱变革的时刻。
对一切都得主动。在李宁公司,主动的方式就是运动。先让身体运动,才能让大脑运动。
亮点1
体育俱乐部
据统计,李宁公司至少有2/3的员工报名参加一个俱乐部。基于俱乐部这种形式,很多人结成了深厚的友谊,在某个员工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以俱乐部的名义向他提供帮助。企业的凝聚力、人际关系的单纯化,都好像让人回到了校园时代。
李宁公司每年都会有不下10 场大型运动比赛,如果你觉得这已经够疯狂,那么接下来的事情你要做好更“疯狂”的准备。除了公司组织的运动赛事之外,在企业内部有十几个体育俱乐部,包括足球、篮球、羽毛球、高尔夫球、游泳、健身,等等。员工们会经常以俱乐部为单位聚在一起训练、规划活动,平均下来,每个月至少都会有一项比赛。俱乐部既可以发扬自己的爱好,又可以找到自己的爱好,听起来确实是一个让员工幸福的组织。
在运动中交往,这是企业内部员工们的口号。新来的同事想尽快融入到团队中,那么与老同事去踢一场球吧,大家不仅能够立马熟悉,甚至几脚传球之后马上以哥们相称了。
幸福点评:对于公司而言,同部门之间的友谊通过运动的形式可以很快促进;跨部门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也可以在平时的比赛中很快建立起来。这些友好的关系对于工作的改善是不言而喻的。
亮点2
专业运动教练
章巍峰说,他的朋友当中大部分都办了健身卡,但一年健身超过10 次者寥寥无几。一方面健身房不在眼前,没有时间;另一方面,一个人健身的确是非常枯燥的,不易坚持。李宁公司在这方面的努力远不仅仅只停留在形式上,每年对各种体育俱乐部的投资在90 万元左右。这些钱基本都用来为员工们请专业的运动教练,比如瑜伽、拉丁舞等。员工们专属的健身房里,每一台跑步机的标价都在10 万元左右,必须要专业、安全的设备,也力求最好的体验感受。在公司的区域内,有16 块标准羽毛球场地、3 块标准NBA 篮球场。不要嫌多,高峰时间不预订的话你根本抢不到位置。
幸福点评:一个负责任的企业,理应爱护员工们的身体。
亮点3
领导与员工在运动中互动
作为一家为体育创造装备的公司,如果员工自己不爱运动,那么恐怕也就很难出色地完成工作,这也是李宁公司为什么大力倡导员工去运动的原因。热爱是最好的工作培训师,一个爱好篮球的设计人员,他能亲身体会到在篮球的运动过程中,人们喜欢什么、内心有什么渴望、对于装备又有怎样的要求。运动激发想像,这也体现在运动本身。运动不仅有对抗、有合作,更多的是乐趣和荣誉。李宁公司的排球俱乐部有一支主力队伍,起名为“喜羊羊”,公司的中高管也组成了一支排球队伍,叫“灰太狼”,这两支队伍经常PK,有时候输的一方不服气,总是追着要再来一次,甚至会贴出海报宣战,热闹得全公司尽人皆知。而沙滩排球由于参赛人员较少,就以个人性质组建队伍,所起的名字更是趣味横生,比如最响亮的这个:“张小岩和他的朋友们”。很多高管参与到比赛中,使得员工之间更加亲密。
幸福点评:在运动中,层级间的互动尤为自然。
亮点4
运动出色就可成为“大人物”
假如你在某一项运动中有天赋、有特长,那你在李宁公司说不定就是大人物了。俱乐部的每一项赛事都经过了缜密的策划,有主题、有海报、有摄影、有摄像,还有在内网上的报道文章,以及会在公司内刊发布,所以你想想作为一个运动健将你将要占据多少版面。每年在公司全员的运动大会中打破纪录的人都会获得一份特别的奖金,同时还有明星一般的宣传,统统这些,都是对一名员工的认可和褒奖。这些有数据支撑的荣誉不会有半点争议,甚至比“优秀员工”的评选更令人高兴。运动带来的愉悦氛围让李宁公司内部变成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大家相互之间说着一些外人听不懂的“黑话”,“两点开会在哪?”“东京。”“在哪培训?”“圣路易斯。”不要以为他们出现了幻觉,而是员工们把所有会议室的名称都用奥运会的主办城市的名字来命名。
幸福点评:企业文化需要用各种细密的活动、奖励、分享去强调和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