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调整煤矿井下职工艰苦岗位津贴标准
今年10月1日起,山西省将对煤矿井下职工艰苦岗位津贴标准进行调整,这是该省13年来首次对煤矿井下职工艰苦岗位津贴标准进行调整。
此次岗位津贴由企业集中用于井下作业职工的伙食,要送在井下,吃在班中,不能挪作他用,也不能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
据了解,井下津贴是为补偿煤矿井下工人因工作条件艰苦而付出的额外劳动消耗,以及因生活费用支出大,对职工生活和身体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津贴按照工作的繁重性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程度确定。
此次调整的执行范围是该省境内各类煤炭企业(不包括露天煤矿)的井下作业职工,包括井下采掘工人、辅助工人、安检人员及下井工作且编制在井下采掘、辅助队的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管理人。
(王佳丽)
上海出台新政:
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保险统筹
老工伤人员将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日前,上海市人保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监察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本市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工作的通知》。
围绕将本市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要求,新政策提出进一步完善措施:取消老工伤人员纳保需用人单位和工伤人员协商一致的规定,明确用人单位要为符合条件的老工伤人员办理纳保确认手续;明确老工伤人员纳保后新发生的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的待遇费用,全部由基金按时足额支付;明确原由用人单位支付的待遇高于本市工伤保险制度规定的部分,仍由单位按原约定支付。
老工伤人员是指用人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社会统筹前因工伤事故或患职业病形成的工伤人员和工亡人员供养亲属,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去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将130万老工伤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的要求。据统计,本市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共有老工伤人员约3万人。截至2010年12月31日,已纳保的老工伤人员近9000人,仍由单位保障的约2.1万人。
(鲁哲)
甘肃:
将依托大型企业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安全生产年”活动将于本月全面展开,甘肃省将依托大型企业建设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
今年,甘肃省将在煤矿、职业健康等13个方面继续加大查处力度。甘肃省将加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和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奖惩,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今年,甘肃省将千方百计加强应急救援工作。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和省、市、县三级应急预案报备制度。建立全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数据库,做好企业预案、部门预案、政府预案之间的衔接,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启动建设省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构建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依托大型企业,以矿山、危险化学品、医疗救护等专业队伍为重点,建设全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协议,建立应急救援服务补偿机制。(钟骁)
临涣矿:
文明创建提升职工生活品质
淮北矿业临涣煤矿把文明创建与着力解决职工群众迫切的问题相结合,为职工群众营造文明、整洁、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今年,该矿本着“创建为民,创建惠民”的原则,把文明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与解决群众迫切的问题相结合,为给职工家属营造一个整洁、有序、文明的社区环境,该矿投入近200万元对工人二村22栋近4万平方米的清水墙进行处理,统一了外墙颜色。将工人进行区域性划分,在学校、医院、服务网点等各重要地段安装了视频监控探头,实现了居民区“24小时、全方位”综合管理,提升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水平。此外,在工人村主要干道架设了电缆过街桥架,安装了文明城市创建宣传标语,美化环境,营造氛围。一系列创建措施的实施,促进了工人村容貌、交通秩序和市场的优化,为职工群众营造了文明、整洁、有序的环境。
(郜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