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哲民
为全面实现“532”、“461”品牌发展目标,全面建设现代烟草,全面提高中国烟草整体竞争实力,促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烟草企业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面推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尤其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夺发展的主动权,实现创新发展,把烟草企业的品牌发展、原料保障、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和基础管理等方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发展水平的中心环节
烟草行业是生产经营烟草制品的特殊行业,其持续健康发展也丝毫离不开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众所周知,国家局在2006年召开了全国烟草科学技术大会,发布了《烟草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行业科技工作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十六字发展方针,明确了烟草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专项和关键技术。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工作,烟草行业坚持把推进科技进步作为提高行业发展水平的中心环节,健全完善创新体系,积极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实施,高度重视标准化体系和质检机构建设,促进信息化与烟草生产经营管理相融合,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减害降焦取得明显进步。全国卷烟焦油量实测平均值降至11.9毫克/支,烟气一氧化碳量平均值降至12.9毫克/支,同比分别下降0.3毫克/支和0.8毫克/支。焦油量8毫克/支以下卷烟累计生产87.5万箱,同比增长24.3%;累计销售88.8万箱,同比增长24.5%。长白山、中南海、红双喜(上海)、七匹狼、娇子等牌号低焦油产品产量超过5万箱,为实现减害降焦目标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烟草行业在追求技术进步方面毫不放松,将着力增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国家局局长姜成康说,技术创新是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卷烟上水平”的重要支撑,要下更大功夫努力抓好。
一是认真抓好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力求在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抓紧建设国家烟草基因研究中心,加快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高度重视烟草新品种培育和推广工作,力求在育种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特色工艺和增香保润技术研究,加快推进重点品牌生产专线技改步伐,力求在工艺配方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加强减害降焦技术研究,采取综合措施,全面推进减害降焦,力求在减害降焦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充分发挥行业科研机构作用,跟踪世界烟草前沿技术,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力求在基础应用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是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开阔眼界,加大投入,有效激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紧紧围绕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突破核心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着力提高科技人员整体素质。全面推行科研课题制和首席研究员负责制,全面建立首席专家制度,抓紧建立行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在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积极性同时,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造就一批具有一定社会知名度、行业影响力和专业技术权威的创新型人才。
四是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企业的信誉,关系消费者的健康,关系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把产品质量安全摆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健全完善行业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认真抓好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落实。进一步制订完善和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加强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和科技研究,全面开展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逐步建立烟用添加剂许可制度,着手研究产品有关成分的信息披露制度。所以烟草企业要贯彻执行全国烟草工作会议精神,咬定技术创新不放松,力求在技术进步方面有所突破,促进烟草企业科学发展。
采取具体有效措施推进技术创新,促进各项工作落实
烟草企业要清醒认识到行业的发展将长期面临着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和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较高税利水平上,面临如何进一步挖掘新的增长点,进一步谋求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应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最有效、最现实的选择就是要依靠科技、依靠创新、推进改革、提升效益,努力提升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保持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烟草企业要加强产品研发改造,确保知名品牌品质稳步提升。要按照“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发一批”的思路,做好新产品研发工作。要突出协调性、稳定性原则,推行“小比例、多等级”配方维护技术,推动品牌选烟、挑烟和合并打叶工作,将配方设计与维护向采购环节延伸,有效改善配方对卷烟品质的影响。积极推进品牌维护责任制,按规格专人负责,把优势技术力量集中到知名品牌的维护提升上。要严肃工艺纪律,严格执行工艺参数和配方调整程序规定,加大考核力度,切实保障和提高在线产品工艺质量,稳定卷烟配方。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建立产品内在质量评价预警通报机制,制订有害物质的检验和评价标准。
第二,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打造知名品牌人才支撑。要把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提升创新能力的核心,按照有利于知名品牌品类构建、有利于减害降焦、有利于保润增香、有利于提质降本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对外技术合作,建立开放式、无边界的科研合作机制,组建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机构。要把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制订涵盖卷烟生产、烟用材料、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严于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技术标准体系,以标准引领和支撑技术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要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积极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完成首席配方师、首席工艺师、首席调香师聘任,组织好科技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的推荐工作,有效激发技术人员的创新动力和热情。
第三,强化设备管理,提升设备管理水平。要全面推行设备TPM管理模式,加强生产环节TPM相关知识培训,积极构建全员“会使用、懂维护、能维修”的大设备管理模式。要进一步完善设备管理制度,从购置、使用到报废形成严格的闭环管理。按照“一机一档”的要求,建立完备的设备台账。要创新设备维修保养模式,注重预防维修,提高轮保效果,加强设备的点检和润滑。要以班组为单位,把设备使用、维护、维修责任与班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作为班组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围绕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充分发挥职工集体智慧,改进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的新方法、新途径,确保设备有效作业率稳步提升。
第四,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保持工艺质量稳定。要以强化生产过程控制为主线,积极探索实施新的工艺质量管控模式。进一步夯实工艺质量基础管理工作,修订、完善工艺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适合新流程的工艺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充分发挥质量监督检验的职能和作用,严格按照质量考核制度和办法对生产过程工艺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及时分析查找影响产品工艺质量的因素,优化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修订完善工艺技术标准,提升产品工艺质量。充分发挥QC小组创新能力,注重成果实践转换,以科技创新为目标,拓展QC活动范围,探索QC活动的新思路、新方法。要加强原辅材料及零配件供应管理,推进公开招标投标工作,确保物资供应及时有效。
第五,加强对外合作,提升合作加工水平。“十二五”期间,全行业以品牌为核心、推进定向整合,联合生产的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将加快发展。因此,烟草企业在与合作厂家开展品牌联合加工的同时,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合作方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优化生产组织管控模式,增强合作生产能力,提升来牌加工响应能力。要重点做好品牌同质化加工的工艺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每个环节严格按照合作方技术标准实施生产。要大力弘扬“四要”作风建设,以夯实基础管理为主线,以严格规范和“两标一创”为重点,切实提升生产管控、队伍建设、和谐稳定水平,主动向合作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靠拢、看齐,通过品牌合作不断提高来牌加工的响应能力和同质化加工水平,全力推进“卷烟上水平”各项工作落实,为切实增强烟草企业的竞争实力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