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8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勇立潮头逐浪高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北徐楼煤矿掘一工区区队管理纪实

  “煤矿井下条件差,以前早有耳闻,但今天置身西风井的井下现场,的确令人难以想象,这些奋战在全公司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难的一线矿工师傅,真是太值得我们尊重了!”这是一批轮胎厂的中层干部深入山东丰源煤业北徐楼煤矿西风井3下01轨道顺槽切身体验生活时的切身感慨。

  但他们也许还不了解,就是在如此艰苦环境中,竟然锻造出了一支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管理规范、永争一流的基层生产区队——北徐楼煤矿矿掘一工区区队。

  

  吃苦耐劳 ,拼搏奋战不惧难

  

  矿井生产,掘进先行。该矿掘一工区这支钢铁般的队伍在西风井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发扬拼搏精神,创新意识,开了皮带连续化掘进的“先河”,创造了大倾角岩巷快速掘进的“神话”,一次又一次刷新了该矿掘进历史纪录。

  在西风井工作面,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新困难呈现出来:温度高、湿度大、冲击地压显现。这样长时间的体力劳动,导致很多职工出现溃疡、湿疹和中暑现象,职工每天上井都要使用药品贴敷。掘一工区干部职工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发扬矿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传统,自行采取诸多有效措施,确保员工不掉队、任务不打折、坚决完成公司及矿交付的艰巨任务。

  为就解决冲击地压问题,在工作面支护上需采取锚杆、金属网加塑料网及锚索钢带联合支护,8米的锚索支护既费时又费力,经常出现锚索装不进出或失效情况,他们仍然是细致入微、一丝不苟,在支护上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现场卸压施工工序非常复杂,由于地压大,钻眼打不进去,存在卡钻和煤炮,影响了施工速度,每次打卸压眼都要消耗大量的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施工速度。通过他们的不断摸索和熟练,这些制约因素基本得到了解决。

  

  科学规范,现场管理精细严

  

  多年来,掘一工区强化井下现场管理,逐步形成了制度落实在现场、隐患排查在现场、精细规范在现场问题解决在现场的良好工作习惯。

  在日常管理中,积极倡导“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安全”的现场管理理念。走进掘一工区五队是施工的3下01轨道顺槽,虽然1500多米的巷道起伏不平,但巷道内物料码放整齐,设备清洁卫生,风水管理悬挂标准,更找不到一点浮煤浮矸,处处给人以精细标准的良好观感。

  一直以来,掘一工区在现场精细化管理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做新做活常项工作。目前,掘一工区创造性的将喷浆回弹料充分利用起来,就是把回弹料清理出来进行铺垫硬化人行道和充填轨道枕木之间,或是浇灌水沟,这样一来,一方面使巷道更加标准平坦,另外,还不会造成物料浪费,同时,又节省了回弹料所占用的车皮,提高矿车周转率。

  

  以人为本,情感至真聚民心

  

  走进掘一工区,一种氛围和谐、关系融洽的感觉犹然而生,这是该工区一直以来实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的深刻体现。

  2009年6月份,掘一工区四队职工刘瑞华被确诊为肺癌,急需手术治疗,但是10万元的手术费难倒了全家人。病魔无情,员工有爱。工区区长王健得知这一情况后,第一个向其捐款300元,在王健的带动下,全工区人员自发自愿地加入到了这一爱心涌动的队伍中,短短两天该工区员工就捐款12705元,充满爱心而淳朴矿工兄弟用真情与行动唱响了一曲感动矿山的友爱互助之歌。

  为大力提倡“人性化”管理,去年以来,掘一工区将给职工过生日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进行落实,使每位职工都感受到了集体的呵护与关怀。

  多年来,掘一工区干部员工虽然在最为艰苦环境工作中,但他们没有埋怨唠叨,更未出现不和谐的音符,这集中体现了工区管理情感至真、凝聚人心的效果所在。

  

  创新管理,严细培训促提升

  

  “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三并重原则之一,掘一工区在培训方面建立长效机制、创新方法、拓宽领域,把安全技术培训作为给予职工最大的福利。积极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安全学习理念,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业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为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全矿各生产辅助单位的每个班前会都进行集体宣誓,为进一步加强员工对宣誓的重视和理解,去年12月,掘一工区在班前宣誓方面又做了文章,要求全工区每个职工熟练记住誓词内容。为帮助职工提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掘一工区养成了每日学习、每日提问的日常化学习习惯,日积月累,让职工的安全知识会逐渐丰富起来。他们为推广实施“手指口述”确认法,将涉及到的工种岗位口述内容进行汇编成册,发到每一位职工手中,以办公桌等为机械模型,进行现场模拟训练,使各项操作更标准规范、精确无误。

  矿山尖兵勇开拓,前程无限展宏图。掘一工区在北徐楼煤矿矿井建设与发展中勇立潮头,不言苦、不畏难、不气馁,用拼搏与奉献,以勇气和毅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塑造了一流的区队管理形象,为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靳晓锋 颜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