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21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防范胜于救难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山东兖矿山西天浩公司安全生产五周年小记

  □周燕 马丹丹

  

  易燃易爆危险点多,防跑、冒、滴、漏,防电、防雷击,是兖矿山西天浩公司焦炉煤气制甲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难点,尤为突出的是,该公司甲醇生产还长期受气源供给企业的严重制约,煤气量时大时小、时有时无,系统频繁开、停车,生产装置压力与温度不断波动,带来了很多不可控因素。

  在这种大背景下,细数该公司的安全管理“经”,可清晰发现,天浩员工在危机和挑战、实践与反思中,立足本职,主动成长,生动地书写了安全管理“防范胜于救难”的漂亮答卷。日前,公司荣获了山西省吕梁市2010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

  

  举一反三扫清安全隐患

  

  2010年4月7日凌晨2点52分,焦炉气压缩岗位操作工张荣庆巡检时,听到转化系统传来异常响声,然后查看到转化预热炉焦炉气出口处有清晰火苗,张荣庆立即通知岗位操作工、压缩岗位及相关岗位按步骤紧急停车,3点04分,火被熄灭。该公司立即“会诊”深剖原因,这起设备非责任事故,是预热炉焦炉气出口管箱与工艺管道连接法兰垫片损坏,导致了工艺气体喷出发生着火。事后,该公司扩大隐患排查范围,组织车间人员排查了转化炉、预热炉、焦炉气初预热器、焦炉气预热器等多处高温法兰垫片使用情况,并做好记录,全力“围剿”隐患。

  “事故不能白出!事关安全的每件小事,都应引起高度警觉,都应做到举一反三,再看看我们设备、工艺、管理上还存在哪些隐患?”就是这个“举一反三”的小道理扫除了安全道路上的隐患。该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分9章37条对责任追究与奖惩等予以严格规定,并结合实际确定了事故隐患10个方面94项排查重点内容和10条认定办法,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安全检查不能走过场,一定要亲自走到设备跟前,像医生一样望、闻、问、切,只有这样才能发现隐患!”安监员小潘每次例行安全检查时都不忘告诫岗上的员工。

  

  实战演练培育安全能力

  

  在一次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规范使用技能比赛中,空分车间女职工张欣深有感触地说:“看着简单,做起来难,不练习根本不可能在一分半内完成空气呼吸器的穿戴、卸下、装箱全过程,一旦真发生有害气体泄漏,连自己都保护不了,就别提其他了。”

  突发紧急事故,员工脑子里没有预案这根弦,光靠侥幸保安全,不可靠。实战演习,成为该公司以人为本抓安全的一个亮点。

  强员工素质之基,才能固安全之本,他们以此为突破,加强了应急演练、应急队伍建设、应急预案修编等工作,各车间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习,例如空分车间液氧泄漏、空气呼吸器穿戴演练,电仪车间10KV系统接地、突然断电演习,还有消防器材使用、防汛、紧急撤人演练等共五大类40余项实战演习科目,保证应急知识进车间、进班组、进岗位。一次次熟练的模拟演习,次次都带来了职工处置突发事件应变能力的提升。2010年5月13日,该公司成功应对了煤气供应中断应急停车处理,避免了事故的发生。

  

  “预”字文化催生安全花

  

  “安全生产,短期靠运气,中期靠管理,长期靠文化”,截至2011年4月2日,该公司顺利实现了安全生产5周年。

  走进公司生产现场,你会深切感受到“安全催生战斗力”已成为一种文化印在职工心中。厂区管廊、板报橱窗间有员工自编的警示格言、自拍的警示图片,随时都在敲响安全警钟。所有员工在生产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关闭手机,禁止吸烟。自集团公司“天地人和”责任文化宣贯以来,该公司迅速融入,以“安全为天,预防为主”理念,在“预”字上下足了功夫,要保证安全,必须把被动抓安全变为主动防事故。为此,公司建立起了事故预防创新机制、科学安全评估机制、群策群防反馈机制,以一系列科学配套的安全工作动态预防机制,形成人人抓安全、时时防事故的工作局面。

  5年的探索与跋涉,天浩员工切身体会到“安全第一”的重要意义,肩上的担子依然沉重,他们有信心打赢安全生产这场硬仗,擎起兖矿对外开发安全发展的一面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