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4月19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马纯济
“十二五”期间重卡将向国际化迈进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郭化南

  

  围绕着“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董事长马纯济日前就中国重型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向记者谈了他的看法;

  记者:您作为人大代表,在今年的“两会”上,带来了哪些意见或建议?您最关注的是什么问题?

  马纯济:这次会议我主要是对国家交通安全管理提了建议,再一个是提高运输效率,特别是围绕物联网来提高运输效率。因为现在我们国家运输车辆空载率在40%左右,这是很大的一笔浪费。应当通过物联网的方式,提高我们的运输效率。关于交通安全问题,过去在法律和规章上有一些有矛盾的地方,我提出了一点建议。

  记者:您对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行业中的一些内容有什么感受?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的经济也在发生着一些转变,结构有所调整,您觉得在汽车制造行业调整的方向是什么?

  马纯济:总理的报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是主题,转方式、调结构是主线。我认为这是很准确的。“十二五”期间,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来安排我们的经济工作。其中装备制造业,要从制造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要面向市场,要用信息化来提升产品、提升产业结构。这些要求对我们来说都有直接关系。

  作为重卡行业来说,转方式不仅是面向国内市场转变,同时要面向国际市场转,还要面向挖掘内部潜力转、向整体水平提升转。因此,第一我们要面向国际市场的要求进行认认真真地调整和转变。第二要使产品的质量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重卡水平。第三,围绕特种车辆、专用车辆特别是关系民生、安全和国际市场急需的车辆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比如我们消防车、水泥搅拌车、泵车都是效益好、技术含量高的产品。

  记者:您认为大型装配制造业在当前发展中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下一步工作重点朝哪个方向发展?

  马纯济:总理报告中非常明确,第一对区域化战略的安排,这为我们提供了机遇。第二是国家的重点工程,交通运输、码头这些重点工程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会。第三,小城镇建设、城市化建设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好的机会。另外就是民生工程,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信号。政府在关注民生,把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样也同时给我们带来一些机会。希望我们的重型汽车、中型汽车、轻型汽车更多地进入这些区域,同时也实现企业的自身发展。

  记者:您认为我国重型汽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哪些差距?在自主创新等方面下一步还要做哪些重点工作?

  马纯济:我认为,像我们重型汽车行业的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应当说是在前列的,但我们和欧美最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缩小这种差距,我们主要做这样几件事:第一是坚持自主创新、挖掘我们的技术潜力,争取尽快赶上。我们企业目前有1200多项专利,是汽车行业中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第二是国际合作。通过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这条路,仍然是一条捷径实现我们产品水平和质量水平的提升,尽快的和国际最先进水平拉近,实现我们的发展。

  记者:需要通过什么方式去实现质量和内涵的提升?

  马纯济:除了从产品开发开始,到制造工艺保障、再到工艺执行,到采购、装配、试验、包括售后服务,都要综合做出安排。第二除了技术上的安排之外,很大程度上是管理流程的提升。必须在管理制度上,在每一个流程和细节上下功夫,在每一个职工岗位的操作水平上下功夫。同时也要在企业文化上下功夫。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实现重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记者:我们企业在国际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与德国曼的合作有怎样的进展?

  马纯济:我们现在正在和德国曼公司合作,项目已进行了一年多,目前合作进展很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和明年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其目的:一是通过合作,我们的产品,整车或总成可以进入世界高端市场。第二,我们可以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去销售,这也说明,中国的企业在对外合作上越来越成熟。这会给中国重卡行业带来一次提升。

  记者: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国重汽在“十二五”期间有什么样的战略规划?

  马纯济:我们总的目标是“打造百年基业,争创中国重汽世界名牌”。“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在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在转变调整的过程中,实现销售收入2000亿元,重卡的质量水平达到国际水平。产品结构由现在单纯重卡发展为中、轻、特、客全系列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去年我们购并了两个中轻卡企业,使产品进一步延伸,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我觉得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把重卡技术水平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认为这一方面压力最大。这个要求是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