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7日 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措施得当消风险——如何防范收购中隐藏的债务风险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敬云川

  

  企业的收购和重组基本是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的,而实践中股权转让面临许多法律风险。如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法律风险、由于融资和支付引发的风险、由并购协议不完善带来的风险、由行政干预导致的风险等,而承担并购企业的债务也是其中常见的一种风险。

  并购重组的失败率高达70%,而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风险,特别是被并购企业的债务风险处理不当或没有防范措施。

  

  如何规避债务风险

  

  进行债权债务及担保的申报公告。这样可以使并购目标公司的隐形债务及担保浮出水面,能够帮助收购方了解全面的债权债务情况。

  要求原股东(转让方)或目标公司原高管对目标公司的债务,包括或有的债务以及没有在转让协议中披露的债务提供担保。由于高管是公司的实际经营者,因此他们非常清楚公司是否存在未批露的债务及担保。

  在转让谈判中详细地调查了解目标公司及原股东经营状况、资信情况及历史由来等多方面情况,也就是要做好对谈判相对方的背景调查。一般来说,如果原股东存在多个利益相关人(如股权相对分散),则存在隐形债务及担保的可能比较小;或者如果股东一方相对正规,如上市公司,则存在隐形债务及担保的可能也比较小。

  通过设立第三方账户控制股权转让价款的支付。在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的股权转让案例中,一般是设立一个独立第三方的托管账户来保管股权转让的价款。一般约定根据股权转让进程的不同阶段来支付相应的转让价款。为防止目标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出现未经披露的债务,可以约定保留一定数额的转让款作为担保或违约金。

  

  建立股权转让法律风险机制

  

  股权转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作为一种市场法律行为,在客观上存在着包括上述债务风险在内的诸多法律风险和隐患。因此积极构建股权转让法律风险的防范机制,是保证股权转让顺利进行的关键。

  首先,慎重选择目标公司,要对拟收购的目标公司开展详尽的尽职调查工作。 股权转让涉及的事项很多,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对目标公司调查的项目,并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调查手段。法律尽职调查是决策的依据,要严谨慎重,务求全面准确。调查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A、目标企业的设立、历史沿革、法律地位及股权或产权状况;B、目标企业的资产状况;C、目标企业的债权债务;D、目标企业的诉讼、仲裁及政府处罚状况(现实的和潜在的);E、目标企业的劳动人事制度等。

  第二,严密安排转让协议条款。 股权转让协议是股权交易的法律表现,严密的转让协议条款是主动防范各类已知和未知法律风险的重要保障。一般而言,在转让协议中采用通用条款和特殊条款来保护转让交易安全。从内容看,股权(产权)转让的主要条款应当包括企业债权债务的处理,如规定在合同所确定的基准日前后企业所发生的债权债务的分割与责任的承担等。此外,双方在协议中还应明确约定,发生转让方披露信息以外的义务,以及在协议签订时受让方不能预见的风险等,受让方可以取得单方解约权,如转让方有过错,仍应继续承担违约责任等。

  第三,聘请高水平的专业机构提供服务。股权转让,尤其是企业的并购,是一项专业化要求很高的业务。并购方由于信息、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局限,很难独自完成并购,需要聘请法律顾问、财务顾问、评估师等专业机构人员提供协助,它们在并购中对法律风险的防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律师在股权转让中的服务,能够防范法律风险,包括对转让和受让活动的法律策划、审查目标公司相关资料、起草并修改并购合同、出具法律意见书、协调沟通各方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