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中国“十二五”主基调。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传出了国家在未来5年将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信息和具体举措。企业家面对转型时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纷纷探索发展之道。
□马丽 杨光润
作为低调的中国服装标杆企业领军人,轻易不开口的李如成,在两会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雅戈尔未来的发展规划、梦想和行动蓝图做了一次全面的“交底”。
转变发展方式:
“三转一新”提升品牌
从1995年雅戈尔开始部署第一个“五年规划”至去年第三个“五年规划”完成,经过一番调整取舍,最终将主营业务聚焦在服装、房地产、金融投资三个产业。
李如成告诉记者,如今雅戈尔自主创新的服装品牌已成立了5个工作室,所创利润达12亿;而刚刚成立两年的凯石投资公司一年就为雅戈尔带来几十亿效益。对这样的成绩,出乎很多人意料,但如何把握未来5年的发展,将是雅戈尔面临的最大挑战。
对此,李如成表示,雅戈尔将通过“三转一新”来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首先是转变营销方式,从生产制造向品牌方向发展。在未来5年中,雅戈尔将致力于从劳动密集型向品牌运营型转变,进一步提升并做大品牌。第二是转变产业布局,一方面是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房地产业将在已完成的开发布局上,定位于宁波,辐射长三角。最后是管理团队接替模式上的摸索。经过31年的历程,雅戈尔第一批创业团队基本已接近退休,是时候从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第三代传承了。
强主业服装 创世界品牌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基本起源于加工企业,雅戈尔也不例外。一个以服装加工起步的企业要登上国际品牌的舞台并非易事,对此李如成非常清楚:“中国零售结构的环境不具备产生奢侈品的创造性环境。雅戈尔基础的服装产业,要产生一个奢侈品牌,还是有很大的难度。”
在雅戈尔未来的发展战略中,继续做强基础品牌渠道及技术产业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一项。但仅此显然已不能满足雅戈尔的“胃口”,按照李如成的说法,就是“不满足于替人打工”。事实证明,多年来雅戈尔在品牌打造的道路上已经有了很好的口碑,遍布全国的营销网络为其从生产型向营销型转变奠定了基础。
李如成认为,一个中国的品牌要让国际市场认可,还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现在雅戈尔在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一线品牌还是很难进入。”现在不仅企业在一步步地努力,国家也在将中国的文化产业向海外渗透传播,“只有我们国家真正强大了,品牌才会被逐渐认可。”
与此同时,雅戈尔还将深挖房地产,开拓股权投资。
探索创新 力求平稳交接
面对正朝着百年企业努力的雅戈尔集团,如果说还有什么是让已进花甲之年的李如成放不下的,就是这个企业的发展和传承问题。李如成曾说过到60岁一定退休,但现在看来显然已不现实。
雅戈尔要如何传承下去?是效仿联想的“分家模式”,还是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在李如成看来,像雅戈尔这种非公非私的企业要解决发展和传承,“并不是一个接班人的问题,关键是一个团队。”
现在的李如成希望能65岁淡出江湖,而在余下的5年里,他希望可以是一个平稳过渡的传承期,“我们要成立一个监理机构,对企业进行监管,把有创意的那些创始股东,吸纳进来,建立一个‘赛马育马’的机制。把年轻人放到岗位上,去锻炼,去竞争。用5年时间来培育一批人。”
经营者说
广泛合作是为“上策”
李如成认为最佳的方案是所有者跟经营者结合,“自己管自己的钱是最好的”。但是面对三十几万的股民,这么大的企业不可能由他们来管理,怎么办?李如成说:“这就需要我们有一个一体化的激励关系。我们的企业是股东的,只能由创始股东来代表社会股东进行管理和选择,培育新的经营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