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15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夏振霞:一位煤矿支架工的故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周 燕

  

  听到“夏振霞”的故事,就在心里琢磨:拥有如此女性化名字的该是怎样一位矿工师傅呢?

  从山东兖矿集团鲍店矿井底车场到采煤面,有七八里路远。走到现场,汗水就已湿透工装。夏振霞顾不上喘口气,接完班就干起来。支架工的任务就是及时调整液压支架的位置,为煤机割煤创造好条件。夏师傅在两百米长的液压支架钢铁长廊里来回穿梭。他熟悉那些阀门、管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足。每当他操纵支架“拉超前”时,煤屑、尘土就像暴雨一样在他四周落下。不一会儿,夏师傅的脸上就像涂满了黑色的油彩。在他的准确调节下,支架迅速到位,采煤机发出欢畅的轰鸣,煤流滚滚涌出。这就是对夏振霞的第一印象。

  

  综采队的“宝贝”

  

  综采队是兖矿集团鲍店矿的主采煤队,为兖矿的煤炭事业输出过无数个采煤方面的技术人才、专家型领导干部。参加工作30年的夏师傅一直在这个队干支架工。丰富的工作经验、强烈的责任心、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对他人的真诚和淳朴,使夏师傅成为队里的“队宝”级人物,——领导信任他,职工喜欢他。别看他年龄大一点,在井下工作的麻利劲,比小伙子都强。接班,他往往是走在头里,第一个来到面上。下班,他往往是收拾利落,最后一个离开。每当面上出现顶板破碎、片帮等险情,他总是冲在前面,凭着自己丰富的经验,一次次化险为夷。

  都说干煤矿危险,可夏师傅干了近30年煤矿,在井下一点破皮伤都没出。安全上靠得住,技术棒人品好,他就成了队里带徒弟最多的人,大学生进队锻炼,一准是他手把手地带。他带出的徒弟,不少人干了区长工程师,成了技术骨干。“师傅很稳重,让人信任。教技术他毫无保留。有时工作干得不好,他也从来不熊人,很疼我们,下井带好吃的也忘不了我们。”2009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付洋说起师傅,一脸的笑容和敬仰。

  

  爱满家庭三代情

  

  走进夏振霞的家,干净整洁、儿孙绕膝。在不管是老人还是子女都不愿意一起生活的今天,夏振霞一家却是三代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演绎着美满而幸福的家庭生活。

  夏振霞是典型的矿工之家。三个儿子、两个儿媳都在兖矿这个大家庭快乐地工作生活。大儿子在该矿供电工区干维修,二儿子在综安工区安装工,三儿子在济三矿工作。夏师傅在单位是老先进,几乎每年都评五好职工。他不仅自己努力工作,对儿子儿媳们也严格要求。每年一次的鲍店矿“五好职工”评选都是这个家庭备受关注的事情。因为,夏振霞给三个儿子儿媳规定:谁得到矿上的五好职工奖励,他都要按照矿上的标准再奖励一次!在鲍店矿居委会工作的大儿媳已经两次得到了爸爸的奖励。她笑着说:“爸爸很认真地接过我的奖状,说是替我保管。给我奖金的时候我不要,爸爸说说到就要做到,你们下次得奖我还得继续奖励呢。”

  老伴在矿上没有工作,一直悉心照顾夏师傅和一家生活。谈起夏师傅,她是一脸的心疼和感动。夏振霞从事井下工作28年从来没有缺勤旷工,工作虽然辛苦,但是生活中却乐观而豁达,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还是邻里,无论是对同事还是陌生人,总是不遗余力地付出,不计较得失。冬天大雪之后,在他们居住的小区总能看到夏师傅扫雪的身影;老家的兄弟盖新房,他攒班回去自掏腰包做了三大桌子饭菜招待大家;过年过节,儿孙们的生日,他全部记着,每次都给孩子们买礼物。

  在这个家庭,每一位成员都互相鼓励和支持,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尊老爱幼更是表现在平常的每件事情中。每当休班,老两口总要买鸡买鱼,家里像过节一样。儿子儿媳觉得和父母一起吃,不需要操心家务事可以更好地干工作,父母也觉得能够照顾小辈是一种快乐的付出。公婆对孩子们疼爱有加,但孩子们一回家,一定是忙里忙外,恨不得将所有的家务包下来,让父母休息好。10年里,婆媳关系亲如母女,融洽和谐。两代人之间,总有意见不一的时候,但他们总是能心平气和地沟通。不少矛盾也都在一家人的忍让和宽容中悄然化解。

  

  买房买车,“进军”城市

  

  30年前,夏振霞刚到矿区下井的时候,矿工多,房子少。 “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夏振霞在走过了15年的辛苦赶班路之后,在1997年分到房子。如今,随着矿工收入逐年提高,夏振霞一家已经在邹城市区买了三套房。大家伙都说:“老夏现在是‘煤矿包围城市’啊!”

  到上世纪90年代,井下开始实行“定岗”制度,干什么活,挣什么钱;干多少活,挣多少钱。福利待遇向“苦”、“脏”、“累”、“危”工种倾斜,夏振霞和儿子们的工资收入增长进入“快车道”。 2000年以来,煤矿出台一系列工资收入向一线岗位倾斜的政策,现在,夏师傅每年的收入能到七八万元。

  谈到现在的生活,夏师傅很满足,衣食无忧、日子舒坦。三个儿子每人城里一套房,每到休班,他和老伴就轮流到城里孩子们那里住。2008年,大儿子和三儿子都买了私家车。闲暇的时候,他或者去城外爬爬山,或者儿子开车拉他去附近的风景区游玩。嘿,咱也成城里人了!夏师傅有时候就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