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制度,更崇尚民主;求效益,更讲求方法;稳扎稳打,更求新求变”,在皖北煤电百善煤矿采煤生产一线,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多次荣获矿“标准化班队”荣誉称号,他们被誉为采煤战线的“猛虎突击队”,他们就是该矿采煤一区刘长玉队。
管理有“一绝”
刘长玉队在管理上有一“绝”,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别人在班队自主管理上只有“一套班子”,他们却有两套:在班队自主管理上,他们采取的是副队长盯茬保质量、三铁管理员盯住梁、柱防隐患,大队长走动式巡查管全面的做法。为畅通班队民主管理渠道,他们还专门成立了由队长、副队长、三铁管理员、技术骨干组成的班队管理委员会,班组管理委员会既对全队安全、质量、任务负总责,又要协调解决职工的“劳动争议”,起着“劳动仲裁”的作用,职工违反了制度要接受处罚,“委员会”成员违反规定也不能“含糊”。前不久,有一个三铁管理员履责不到位,接受了处罚。刘队长指出说:“成立班队管理委员会,就是要督促大家主动进行管理,通过制度给管理人员和职工都带上‘紧箍咒’,这样,大家工作都尽心,管理效果会更好,班组管理委员会与班队自主管理不但不冲突,而且相辅相成,对我们的工作是极大的促进。”据了解,刘长玉队的班组管理委员会每周都要召开两次以上的碰头会,针对生产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问题进行“课题攻关”,这让他们牢牢把握了工作的主动权。
创新有“一套”
刘长玉是皖北煤电集团公司第二批赴日本丰田公司学习的成员之一,丰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不,刚一回来,他就参考丰田公司的定置化管理,对材料重新进行了归位,将过去占据人行道的塘材、笆片堆放到通风较好、断面较窄的老塘附近,随用随拿,而且有效解决了因堆放材料造成的行人难问题。为响应该矿“能采尽采,精采细采”的号召,该队在通风区放炮工艺改进的基础上,在转载机的承接点处加装了由废旧皮带做成的缓冲装置,大幅降低了块煤破损率。仅此一项改造,就为该矿创造经济效益数万元。为提高煤质,刘长玉队对矸石处理系统建立了严格的处罚规定,职工发现大矸子必须停车,将矸石翻入老塘后方能运行。刘长玉认为,该要求和丰田公司倡导的绝不将隐患带入下一环节很像。这说明我们的管理基础很好,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评分有“一手”
工分是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为真正体现工分分配的“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刘长玉队在工分评比上建立了“三查”制度,职工工作任务完成后进行自查,自查结束后找到盯茬的副队长进行验收打分,盯茬的副队长根据任务完成的安全质量水平在验收单上进行评分并由职工本人签字确认,由单位跟班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复查并对评分情况进行检查。职工当班因工作出色被评为优良的,可在基础分上加分,当月累计评优最多的前三名职工,直接当选该队月度安全质量明星,另有嘉奖;反之,工作干不好的,在基础分上减分。由于施行现场打分,职工们都十分信服。刘长玉告诉笔者:“作为管理人员,必须知道职工在想什么,想知道职工想什么,就要关心职工,和职工做朋友。”刘长玉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私底下他与很多职工都是好朋友,叶森就是其中一个。一天,刘长玉巡查到叶森的茬口时,叶森正在做回柱前的准备工作,刘长玉发现叶森要使用的2.8m单体容易造成死柱,就让小叶换成2.5m的。待他巡查完返回时,发现叶森没有按要求执行,刘长玉二话不说,去抱来一根2.5m的单体帮助叶森换好。他对叶森说:“活我可以帮你干,但处罚你也必须接受。”类似这样的事例还不少,“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让刘长玉不但未失去朋友,反而更加赢得了大伙的尊重。
2011年元月份,该矿采煤一区生产原煤25316吨,超产1316吨,实现元月开门红,这一骄人成绩的取得,刘长玉队的努力功不可没。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知道了“钢铁”的成因,看刘长玉队的表现,我们明白了“金牌班队”的由来,管理需要严谨,更来不得半点“懒惰”,刘长玉队的成就,更让我们深深理解了关键所在!
(胡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