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山东肥城矿业集团曹庄矿传来捷报,截至2月13日,该矿实现连续安全生产九周年,创建矿以来最长安全生产周期。是什么让这个有着47年开采历史的老矿井依然保持积极稳健上升的发展态势?该矿矿长王东一语破的: “最大限度地关怀职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是制胜的法宝。”
在该矿,一切工作围绕着职工利益出发,理念灌输、现场管理、科技投入、政策推动等实实在在的措施,让职工感受到只要摆正心态,遵章守纪,扎实工作,就能多多得实惠。
理念灌输,让职工自己掌握生命线。长期以来,该矿坚持“以人为本抓教育”,利用夫妻同开安全会、“三违”职工话安全等多种安全教育形式,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章的活不干,带血的钱不拿,以敬畏生命,感恩他人的态度,增强职工抓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深入开展了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制定出台了操作性和实用性较强的《班组安全行为标准》,从制度上规范干部职工的日常行为和作业习惯。实行了职工安全承诺制,使职工向区队、向班组、向自己做出承诺,真正使安全成为每名职工意识中的“天字号大事”,做到安全警钟长鸣,时时绷紧安全弦。
管理规范,让职工知道怎样干。在现场管理中,该矿始终坚持“严是爱松是害”的管理观,从强化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入手,制定完善了安全抵押金制度、质量保证金制度、隐患排查与治理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从科区长、班组长再到每名职工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形成了“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的安全管理机制,使每个岗位上的职工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有效规范了职工安全行为。同时,实行了安全管理与经济利益相挂钩的动态考核奖罚机制,采取严管、严查、严罚、严教的“四严”管理方式,增强干部职工抓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突出加强了“四个重点”和“三个薄弱”管理,制定帮教措施,保证每名职工思想上不松懈,安全上拧紧弦,确保区队安全无事故。
科技投入,让职工有效分配体力。该矿在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的同时,不断提升矿井机械化水平。近年来针对半煤岩巷道多、煤层薄、断层多等困难,积极运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在提高掘进效率的同时,极大地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在7500采区、7700采区和9层工作面推广使用薄煤层综采机,解放生产力,并推广应用充填开采技术,解放受水威胁工作面,提高资源回收率,有效破解影响发展的难题。大力实施支护改革,积极推广使用锚网、锚网喷、锚网粱等先进支护方式,建立完善了束管色谱微机检测系统、KJ95型煤矿安全生产综合监控系统、智能瓦斯巡回检测系统、矿灯微机监测系统、井下移动通讯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对副井,矿井主变、矿井风机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造,还建立了安全信息网络平台,形成了安全质量和隐患排查的闭环管理系统,大大增强了矿井防瓦斯、防煤尘等防灾、抗灾能力。
政策推动,让扎实工作的职工得实惠。近年来,随着煤炭企业外拓资源的稳步推进,企业中部分优秀技术人才已奔赴新区,老区打造人才培养基地的重任已毋庸置疑。如何盘活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培养、引进、选拔、使用人才,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已成为关系企业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该矿通过政策引领,鼓励一线工人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成就未来。在物质上,重奖在各个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在职称聘任、干部任用、工资待遇上,使专业技术人员工资和政策待遇不断提高,并推行素质高低使用不一样、管理好坏待遇不一样、技能强弱岗位不一样、贡献大小薪酬不一样,落实低职高聘、破格提拔、区别对待等政策,打破身份界限壁垒,建立多层次、多领域、门类齐全的后备人才梯队,全面激励各类人才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企业发展空间,大幅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矿山和谐稳定发展。
(赵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