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让管理回归——由整理窗纱所想到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黄谊江

  

  春节期间,深圳的天气相当不错,于是太太把窗帘卸下来认真清洗了一番,下午的时候,我从天台上取回家,但是窗帘却乱糟糟绞成了一团。

  要重新把窗帘挂上去,解开这些结是必须的。窗帘作为一个自诩对管理有所感悟的人,我便在想,我该如何有效率地解开这些结。先挂上去,窗帘会垂下来,解的时候或许方便些,但本人并不是一米八的高个,用凳子吧,没人扶又觉得有些不安全,于是便摆在沙发上。这大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企图抓一大把,然后抖开来,这是不太现实的。一口是吃不成胖子的。但假如一根一根抽的话,估计我这个窗帘两三天还挂不上去。以自己双手的力气和灵活性,我找出了适合自己的一缕窗纱的大小,数量大概在十根左右。

  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千变万化,自己能熟练运用的才是对自己有用的。猪八戒舞不了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罗成也使不了关云长的青龙偃月刀。这些天跟几个老同学聚餐的时候,一个老同学说他觉得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洗脑。仔细想想,华为、英利不就是洗脑文化的成功典范吗?有很多企业到华为学习参观,但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却离不开任正非,就像鱼儿离不开水。让公司高管每天一大早在门口迎接员工,这大概也只有英利能源的苗连生能做得到,所以这个世界不可能有第二个英利。如果不认真去研究和思考,蜻蜓点水式的管理是不可能造就一个百年老店的。管理就是要身临其境,用心体会。只有身临其境,你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我不动手去捋这些窗纱,任何美丽的计划都无济于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多少宏伟的商业计划书终究还是成了一堆废纸,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付诸行动。拿着一缕窗纱,从上往下,把这些窗纱抽开来的同时还要把它与其余的窗纱分离,以免再次绞在一起,已经整理好的窗纱是不能再揉在一起的,否则就成了恶性循环。

  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很多管理人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不假思索,便埋头苦干,结果常常陷入了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陷入迷茫甚至恐慌的困境。你首先必须知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哪些,然后加以分门别类,并且一定要追根究底,找到最终的问题所在。所以有些企业要求员工要问五个为什么,有些企业要求员工进行SWOT分析,有些企业则要求员工作5W2H的分析,不管怎么做,其实是殊途同归。

  管理本来就是从生活中来,所以我们必须让它回到生活中去。实践将会证明,任何孤立、抽象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将成为兔子的尾巴,长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