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掌控三点 提高中小制造业ERP实施成功率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编者按:如今,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中小型制造企业都把建立ERP系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是实施ERP的效果却不都尽如人意。如何提高ERP实施成功率是困扰这类企业的一个难题。

  国内中小型制造业有着很强的个性。首先,他们的管理基础薄弱,特别是中小私企,有的还保留着很浓的家族企业的痕迹。其次,他们大多处于产业链下游,资金少、规模小、在市场上处于弱势,易受市场波动的影响。再次,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业务形态灵活多变,带给管理不小的挑战。最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基层员工的文化水平有限,流动性强。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中小型制造企业要想成功实施ERP就不能机械地搞“拿来主义”,而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施治。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关键点的把控:

  

  第一,强化ERP项目的执行与沟通力

  

  在企业里要有一个有威望、懂业务、熟悉企业管理的高层领导作为ERP项目组的领导核心,这是大家的共识。但仅有这个还不能保证项目中各种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在中小企业里,更要强调执行力。唯有执行力高的项目团队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如何提高项目团队执行力?首先要有滚动的计划。中小企业工作的开展往往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计划性差。所以在实施ERP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粗细结合的滚动计划。计划要科学合理、具备可行性。有时实施人员只凭经验或只了解企业部分情况就做出了工作计划,造成计划不能指导实际工作,随意拖延更改计划。这样不但有损实施工作的严肃性,还会使实施工作长期拖延下去,带来实施成本的节节攀高,执行力大打折扣。其次还要保持项目组及时有效的沟通,这样可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促使实施工作及时有效的推进。可以说在中小企业里执行力是项目成败的根本。

  

  第二,抓基础、清理念,培训先行

  

  中小企业的自身条件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就要求实施人员不能按照正常的培训思路来应对中小企业,而应根据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内容上侧重基础培训和理念培训,时间上先行培训或穿插培训,使学习ERP、应用ERP的氛围在企业里营造起来。项目组成立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在项目启动大会上结合企业管理特点将上马ERP对本企业起的作用和意义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使全体人员都能够发自内心地支持ERP项目,积极开展实施工作,并澄清人们对ERP的错误认识和恐慌心理。在需求调研后,可有针对性地对基层操作人员开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和ERP基础知识的培训,对中高层进行ERP的理念培训,将他们对ERP的认识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

  笔者在实践中就遇到一个案例,某企业的部分中层领导认为上ERP的目的就是要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所以他们在实施中对ERP的要求总是围绕着如何最大化减少工作量这一点上,这样就违背了ERP的根本,给实施工作带来了阻碍。经过深入的沟通,最终扭转了他们的观念。类似这样的情况,如在实施之初就对其进行理念上的培训,就会对后续的实施工作扫清障碍。最后在上线试运行之前,再对员工进行应用层面的培训。

  

  第三,分清主要矛盾,重点攻关

  

  中小企业业务形态多样,管理不规范,在需求调研时,可能会给人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时就要求实施人员头脑清醒,抓住企业的主要矛盾,追本溯源,手到病除。例如在某企业,销售不能及时发货,客户满意度低、流失率高。生产与销售不能很好协调,车间人员报怨生产计划变化太快,生产调度难,生产进度无法把握。某些材料采购周期长,但提前期太短,停工待料现象严重。仓库对在产品、半成品管理缺位。来料发货的质检缺失,仓库毁损、生产报废严重。生产成本难以确定,往来款管理难度大,财务数据不足以辅助高层决策等等问题。

  我们拨开繁杂的表面现象,认识到销售与生产的脱节是解决困局的一把钥匙,只要把销售与生产的信息共享,就能使仓库、采购、售后服务等部门的问题迎刃而解。科学有效的物料管理是解决财务混乱的一个关键,只要把物料从购进到销售整个环节进行实时跟踪,业务上的物资流转就理顺了,财务上的成本数据也准确了,往来款管理也清晰了。上述案例表面看似繁杂,但我们只要抓住信息共享和物料流转这两点就能从根本上扭转企业管理上的混乱局面。这样做立竿见影,也增强企业上下的信心。

  (吴明)

  名词解释

  ERP

  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白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