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19日 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美容旺店为啥每况愈下?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李小姐在皇姑区昆山西路上开了一家美容院,上下两层有200多平方米。美容院是在5年前开的,以前生意一直不错,近一年来,附近同类美容院渐渐变多了,她的生意开始一落千丈,为此李小姐烦恼不已。到底是同业竞争太激烈,还是自己的经营策略出现了问题?为此,李小姐求助于《时代商报》的时代商帮栏目,请专家为她的小店把脉支招。

  

  实地考察

  低门槛导致爆棚式发展

  

  早期李小姐在这里开美容院的时候,附近只有她这一家美容院,而当时这一带已隐约透露出成为繁华区域的迹象,周边有不少商铺和居民区,其中很多女白领或者业主成了美容院的常客。当时李小姐的美容院的美容技术和服务在顾客中很有口碑,因此一时间顾客络绎不绝,生意非常红火。但是,由于顾客太多,美容院面积有限,预约等候成了家常便饭。正在李小姐准备开分店,继续“收纳”大批顾客的时候,不少“有识之士”也看到了美容行业的市场前景,纷纷试水投资。

  专家在附近地区走访了一圈看到,在3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就有不下20家美容院。专家表示,爆棚式发展势必导致区域内的美容院扎堆,技术参差不齐,造成“鱼龙混杂”局面。

  专家分析说,由于开设美容院没有严格的标准和条件约束,而且不少门外汉以为美容院是一次性投资行业,投一笔钱就可坐收渔利,因此往往盲目进入。据对周边同业的调查,发现不少美容院硬软件条件不高,经营成本极低,大多在用“低价”吸引顾客,形成了一种恶性竞争。区域内的顾客数量毕竟有限,这些低价美容院极大地分流了李小姐美容院的客源。

  

  纠纷增多 行业信誉度受损

  

  美容行业一般通过售卡方式回笼资金和锁定客户,主要是由消费者以会员的方式先向商家付款,然后凭卡延期消费其服务和产品,并且凭卡消费能享受到一定优惠。因此很多做美容的顾客都会办卡消费。

  据李小姐介绍,现在她们这一带美容院扎堆,其中不少美容院经营不善,经常有关门或转让的情况出现,因此使得不少办了卡却不能享受服务的消费者利益受损,产生消费纠纷。

  专家调查发现,这些关门停业的美容小店大多为毫无美容行业从业经验的经营者开设的,他们往往是通过“拉客式”经营,在街头发放形形色色的优惠传单,拉一批批顾客进店免费体验,在成为会员前服务得周到细微,但在缴费办理会员卡消费之后,针对性服务的质量却大打折扣,这不仅大大消减了会员续费消费的可能性,影响自身客源,同时也导致了大量的消费者投诉,当然也有许多美容院关门卷款走人的情况出现,这让区域内整个行业的信誉度严重受损。

  李小姐的美容院的信誉度自然也受了牵连。现在只有少数老客户办理预付款类会员卡,新顾客上门一般只会现金消费,因为担心像其它美容院一样卷钱消失,他们对办理会员卡十分抗拒。因此,李小姐的美容院充值类消费卡售不出去,利润也无法提升。

  

  【专家建议】

  

  规范市场,实行预付款托管

  

  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帮助会员培养美容习惯,培养忠实客户,这是美容院生存的根本。在同一区域内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建议李小姐应该做出自己的特色,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可以在做美容的同时开设健康护理、中医保健等内容,同时,在男性美容意识越来越强的当下也可以扩展出男性美容护理的项目,以特色吸引、培养固定的消费群体。

  美容行业预付款消费方式盛行,导致的消费纠纷频发,主要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明确法律规定。因此建议相关的行政主管部门向日本等预付款消费模式成熟的国家学习,对预付款管理实施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商家收取预付款设定严格的准入门槛;同时,对预付款开设专门的银行账户托管,杜绝商家卷款而逃的情况;除此之外,还应健全保证金制度,一旦有商家无故倒闭或转让店面可以退还或补偿消费者一定费用。这将从长远上规范整个行业的发展,让各个独立店主最终受益。

  (摘自《时代商报》 王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