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珊珊
皇明太阳能集团技术总监张立峰告诉记者:“相对于热水器,热水机强调为消费者提供一整套系统。”从成立之初的新技术研发,技术装备、工程技术的开发,一直到市场化的应用,皇明从默默无闻到打造自动化的生产线和完整的产业链,花了22年的时间。
时至今日,皇明已在悄无声息中成长为国内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在太阳能热水器经过爆发式增长,已于2010年行业增长速度放缓的情况下,皇明依然在2010实现增长40%。这种业界地位的跃升,也让黄鸣和他的皇明不得不重新审视企业的战略。
转移农村市场并非退缩
不过,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久伟告诉记者,皇明集团在2010年40%的增长中,有一大部分都来自农村市场。事实也再一次证明,放弃农村市场对皇明来说并不是明智的选择。更让王久伟感到惊讶的是,皇明推向市场的高档次的产品“金双腾”在城市和农村的销量基本持平,五六千一台的太阳能热水器在农村市场受到的欢迎程度也出乎了皇明很多业务人员的意料。
有鉴于此,尤其是在皇明投标的80款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在去年年末全部中标新一轮家电下乡之后,黄鸣本人也在随后的公开露面中不无澄清地说,“退出农村市场只能是部分退出。”转移对农村市场的注意力,其实并非皇明在这块市场的退缩,更大的可能在于,皇明在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上的野心,并非限于农村家庭太阳能应用。
一直以来,皇明试图引领高端市场,主打城市牌。去年,皇明在自家门口进行了一系列的低碳建筑实验,把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到建筑中。
为此,在皇明2011年推出新的热水机产品时,目标虽主要针对农村市场,但内涵已然不同。“今年,金品热水器80%都是针对乡镇市场,这样就让农村整个太阳能的利用上一个台阶。”王久伟说。
定位很清晰
在光热发电领域,皇明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晰——设备提供商。张立峰告诉记者,在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空调方面,皇明进入了商业化运营阶段。虽然热发电前景在国内尚存疑问,但北京延庆的1兆瓦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项目,在未来规模将达到100兆瓦,预计该项目发电成本可降至1元/千瓦时。
除了光热发电,被黄鸣本人喻为“大阳谋”的“微排地球”战略成为了皇明集团抢占未来太阳能热利用市场的长远战略。建筑设计里大规模融入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太阳谷”建筑是皇明集团推出的第一个微排建筑。在黄鸣的眼里,微排社区、微排城市是微排地球的基础,而实验性的“太阳谷”是其发展的第一步。
期待上市“临门一脚”
但显然皇明还来不及乐观。皇明在打造现代企业的过程中,并非顺风顺水。去年8月,在皇明谋求上市的过程中,即有媒体引述消息源直指皇明存在偷漏税等重大问题,后虽经澄清,但其现代企业形象大为受损。此外,在经销商返款、广告费用等问题上,还存在众多纰漏。在经销商问题上,有分析师认为,皇明之所以会和经销商出现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对所有经销商都进行了“有罪推定”,并由此导致双方不睦的嫌隙。
在产业升级期间,皇明不仅要面对同等当量竞争者的挑战,还要面对众多的追赶者,拥有3000家企业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包括皇明在内的明星企业并未与追随者拉开差距。“小企业不一定落后,主要是看谁能坚持创新,将来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要,企业没有知识产权在未来很难生存,过去发展靠机遇,以后拼创新。”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说。
皇明近年来一直谋求上市,希望通过资本金的扩大来拉开与竞争者的距离。2008年的12月,皇鸣太阳能正式接受了鼎晖和高盛分别长达9年和5年的“追聘”,引资1亿美金,让他们入股皇明太阳能集团。
但截至目前,皇明与整个光热行业的同行一道,尚未获得上市前那“临门一脚”。在桑乐、辉煌、太阳雨、清华阳光和力诺瑞特纷纷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情况下,皇明能否脱颖而出正在考验黄鸣及其团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