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治东
当房企巨头们纷纷将触角伸向二三线城市时,光耀东方集团董事长李贵斌却剑走偏锋,通过一系列商业物业烂尾项目的并购和成功运营,驾驭着光耀东方这艘旗舰,从三线城市杀进北京、天津等一二线城市,慧眼淘金。
剑走偏锋 一案成名
在商业地产界,北京光耀东方董事长李贵斌是一个颇为传奇的人物,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银行从业人士华丽转身为成功拥有上百亿资产的知名企业家,他只用了8年时间。
其实,李贵斌在烂尾楼中发现商机并开始自己的全国淘金之旅是源自一个偶然的机会:2002年4月,山东聊城,光耀东方的前身——聊城裕隆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的“新东方广场”项目开始运作。而彼时的李贵斌,是某银行行长。他辞去公职,正式接手了这个名为“新东方广场”的烂尾商业项目。而经过短平快甚至可称之为神奇的点石成金之后,改造后的新东方广场,不仅很快立足,还逐渐成为水城商业的中坚力量,是目前聊城乃至整个鲁西北地区最大的超一流商业广场。
从此,李贵斌一发不可收拾,在迅速掌握了“低价收购-重新定位-改造装修-重新招商-运营启动”这一模式之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捕捉”烂尾楼。
如今,李贵斌旗下的光耀东方已在山东、河北、山西、天津、北京等地,开发运作、投资并购、整合改造、自持运营多个商业地产项目,总建筑面积累计已超过300万平方米,成功救活6个烂尾楼商业项目。2009年下半年,李贵斌全资收购了位于北京长安街世纪坛南的海天中心,并更名为“光耀东方广场”。这一次的成功收购使李贵斌及其光耀东方得到了空前关注和肯定,成为令业界刮目相看的黑马。
以快制胜 点石成金
操着一口浓重的山东话的李贵斌,尽管早已脱离金融系统,但始终与金融圈保持着紧密的关系。多年的银行工作经历,使他更容易得到金融机构的支持。早在2007年底,光耀东方即获得蓝山资本近9亿元的投资。2009年,光耀东方有通过收购一家上市公司在A股上市的机会,但由于市场行情对于收购价格的影响,李贵斌放弃了这次收购。
实际上,收购烂尾楼,其中错综复杂的债务关系是最大的阻力,但李贵斌有胆有识,总能一一解开其中的死结。在处理完前期复杂的法律问题之后,李贵斌短时期内就可让烂尾楼起死回生。据悉,烂尾楼“复活”最关键的是,烂尾项目包装开业之后自身所能产生的资金流,成败几乎在此一举。
李贵斌收购的大部分烂尾楼都是城市核心商圈的综合体项目,他惯常的操作手段是将其中的公寓和写字楼出售,而将商业物业自己持有。在销售的策略上,快速回笼资金是李贵斌一贯的选择,只要能快速地回笼资金,就能够快速将烂尾楼巨大的风险化解,这就是李的“点金术”。
不过,烂尾楼收购是李贵斌的商业手段之一,成为优秀的城市综合体运营商才是其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