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2月01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轮胎专卖店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赵晏彪

  

  轮胎生产企业一般都以批发为主要销售方式,由于要给经销商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企业所获利润相对来说要少得多。随着双星轮胎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上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汪海在总结双星鞋、服装专卖店的成功经验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心里萌生了:“轮胎销售也同样可以搞专卖店,直接面对终端用户。批发与直销并举,企业的效益一定会增加。”

  汪海将自己的想法与双星西南战区的主要领导一谈,他们当时就表态说:“这是唯一一个能全面铺开销售网络的办法。”马上着手在西南战区建立直销处,搞试点。走马上任直销处经理的是原四川广元地区一个连锁店经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决定在成都市武侯大道上建立一家100平方米的双星轮胎专卖店,销售方式主要以零售为主。这个店建成后运营两个月,效果不太理想,他们借鉴双星鞋、服专卖店卖断的经验,出台优惠政策,让公司内部员工当代理。具体方案是员工出资买断轮胎专卖店,公司再铺垫一部分货,在投入少量资金的情况下把一个能迅速盈利的轮胎专卖店快速运转起来了。

  出资买断这个轮胎专卖店的是直销处一位员工的家属,她从青岛带10万元钱过来,想在西南战区开一家鞋服连锁店,看到公司的轮胎专卖店搞试点,觉得政策比较好,同时有公司的大力支持,效益也一定差不了,于是这位没接触过轮胎的女子,风风火火地干起了轮胎专卖。

  买下这个店以后,她在店里配备了技术指导员,推出了24小时配送服务,还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营销手段,当月销售额达8万元,两个月后销售额就超过了10万元,首家双星轮胎专卖店运营模式的成功,使她的信心大增,很快在成都川藏路又开了一家店,两个店的月销售额超过20万元。

  开轮胎专卖店赚钱的消息不胫而走,双星西南战区的员工开轮胎专卖店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从2005年3月到年底,双星轮胎成都直销处新建专卖店22家,每家店的营业面积都在8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达到了300平方米,当年完成销售额1200万元。成都双星专卖店成功后,汪海召集集团公司的各分公司领导开会,做出了在全国迅速建立轮胎专卖店的指示,2006年双星轮胎专卖店在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省遍地开花。双星轮胎专卖店,融入了汪海“高档次、高管理、高服务、高品质”的四高要求,一露脸便是全新的面孔,充分展示了双星轮胎的高端品牌形象。

  (下期刊登“‘路演车’立体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