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9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这块试验田收获不一般——探寻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六精六提”融合管理的进阶路径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 本报通讯员 商霞 李成峰 李魁

在市场下行、成本高企等多重考验下,截至目前,商品煤成本超额完成山东能源考核指标,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拔节生长……这些都是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市场化精益化“六精六提”融合管理先导“试验田”结出的胜利果实。

 

先行先试 少走弯路

进入下半年,新矿集团以长城五矿为试点,倾力打造深化精益管理的“试验田”,一场重构创新基因、加速成果裂变的突围战就此打响。

“要落实到每一条巷道、每一台设备,切实拿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新矿集团“六精六提”融合管理推进会上,长城五矿党委书记、总经理王鹏坚定表态。

成本管控是企业抵御风险、稳健发展的核心支柱,不是锦上添花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存的“必修课”。长城五矿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一把手亲自挂帅、成立专班,从制度设计、资源调配到考核激励全程把关,确保试点工作不走过场、不打折扣。

为让“六精六提”真正融入生产肌理,8月份,新矿集团邀请专家团队开展驻矿指导,通过专题培训、现场诊断、案例拆解等方式,为矿上管理团队和一线骨干答疑解惑。同时从各矿井生产、机电、运营等部门,精心遴选31名专业骨干,组建内训团队,形成“专业帮扶+内部攻坚”双重推进机制,推动精益管理落地生根。“计划外停机如同隐藏的‘黑洞’,悄悄吞噬企业竞争力。”长城五矿精益生产团队成员高祥源在听取专家拆解停机10分钟的隐形成本后惊叹道。

聚焦日常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痛点”“薄弱环节”,长城五矿大力开展集中攻坚,从考核体系、成本管控、定额计价、价格体系、写实数据等方面创新实施“优化提升行动”,不仅让精益管理有了“硬抓手”,更充分点燃了职工的创新热情。

 

项目领衔 提质增效

“针对井下摄像头易受震动偏移的问题,我们改用弹性固定结构,不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还减少了维修人员下井频次。”作为“摄像头支架优化”项目牵头人,长城五矿机电工区技术员陈兵峰的脸上满是自豪。

按照“六精六提”部署要求,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难题,长城五矿鼓励职工从岗位出发,围绕“降成本、提效率、保安全”提出小建议、实施小改造。今年以来,征集岗位创新微项目492个,参与人员1682人次,累计创效290.18万元。实行创新成果内部收购机制,下半年评选优秀项目18项,对62名落地项目人员核增绩效工资1.32万元,并每月公示获奖项目和团队,让创新者“吃香”“露脸”。

“岗位创新是‘六精六提’管理落地的重要抓手,更是全员参与市场化、精益化建设的生动实践。”长城五矿运营管理部部长栾辉说,他们还将建立“创新项目库”,对可复制的创新成果加强推广应用,实现效益最大化。

“精”文化为引领,新矿集团全年锚定19个精益区队建设示范点与34项精益改善大项目,依托“孵化培育—典型带动—对标赶超”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精益动能。

而长城五矿则规划精益示范点3个,打造精益大项目2项,掀起“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热潮。

三季度以来,TDS车间“降灰控铁”项目,排矸率由2.35%提升至4.35%,累计创效168万元;物资仓库“物资周转效率精益化提升”项目,累计压减库存232.92万元,节约材料费536.69万元,库存周转天数降低17.39%

 

精益种子 落地开花

“跟着师傅们跑现场,我学会了算‘账’,比如设备多运行1小时的电费、少维修一次的人工成本。”2024年入职长城五矿的大学生冯博加入精益专项工作组以来,参与机修车间机加工、电气维修两大核心业务项目,机修车间效率提升10.5%,产值增加8%

聚集团之力,助青才扬帆。新矿集团将“六精六提”示范矿井建设作为青年人才培养的“练兵场”,鼓励入职不满1年的大学生脱产参与,并配备导师,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练就“懂精益、会管理、能创效”的过硬本领。

除了新入职大学生,长城五矿在全矿范围内吸收青年骨干加入精益团队。这群年轻人敢想敢为,朝气蓬勃,成为推动创新创效的“生力军”。25岁的张宵作为TPM管理负责人,在机电工区皮带检修、综采工区设备换型中应用快速换模,平均缩短切换时间40%29岁的李硕森完成全矿92项岗位标准作业卡编制,涵盖采煤、掘进、机电等8个主要区队关键作业场景。

“这些人带着试点经验回到各自岗位后,又能成为‘精益种子’,推动‘六精六提’全面开花。”新矿集团运营管理部部长成杰表示,长城五矿的试点成功,为新矿集团全面推进“六精六提”提供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新矿集团将持续坚持“把每一分钱花在刀刃上”,以市场机制激活力,以精益思维提效能,催生融合管理“乘法效应”,促进企业经营质效稳中向好量质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