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李平
1-10月份,商品煤单位成本累计考核完成743.66元/吨,比目标下降121.3元/吨,降幅14.02%;商品煤总成本累计完成10.61亿元,比考核目标下降5605万元……
今年以来,山东能源枣矿集团蒋庄煤矿锚定“厉行节约、严控成本”目标,巧解降本“必答题”,不断突破成本“下限”,把牢了企业“经营生命线 ”,交出一份数据亮眼、成果扎实的“增效答卷”。
源头管控降本有“术”
源头设计得好,矿井便能以最小投入换取最大产出。该矿紧紧牵住“降本大头在一线”这一成本管控“牛鼻子”,坚持从源头设计上发力,运用系统化降本手段实现源头降本。
他们通过超前规划、超前预判,超前系统设计,不断推进工作面优化设计,减少采区数量、缩减巷道工程量,从源头实现系统降本。目前,井下103下08工作面材通道断面通过优化减少矸石量800立方米。
该矿掘进工区通过科学控制井下支护强度,对63上07运输巷和13下21材料巷帮部设计均采用W钢带支护,采取帮部小循环掘进,不空帮空顶,经过锚杆支护论证,满足巷道支护安全,仅取消W钢带一项,年可节约费用11.59万元。
“我们通过对支护参数动态调整,根据地质条件动态优化支护参数与材料选型,顶板条件好的巷道锚杆排距取上限,有效节约了材料成本。”该矿生产技术部副部长胡胜飞说。
设备管理增效有“方”
如何让每台设备物尽其用,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能力?该矿业务运营中心给出了答案:“我们通过实施综机设备‘打包’式整体转面制度,不仅减少了安撤环节,缩减安撤周期,也为矿井节约修理费用1100余万元。”该矿业务运营中心副主任张涛说。
据了解,该矿在现场管控中精确调拨转运设备,进一步压缩维修费用,做到能在井下周转使用的综机设备全部转面再利用,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维修效能,有效减少修复费用投入。
与此同时,他们修订并完善《蒋庄煤矿矿用设备管理规定》,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职责,确保设备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通过定期对设备检查和维护,1-10月份,掘进设备故障率同比2024年降低50%,掘进进尺超计划800米,有效提高了掘进效率。
该矿机电设备制修厂坚持“能用旧、不用新,能修复、不加工”原则,大力开展废旧设备拆解再利用,全面提高报废设备物资的利用价值,控制原材料和配件的投入,今年1-10月份修旧利废完成215.45万元,外委转内修完成813.6万元。
从严考核落实有“力”
采煤专业须每月对工作面回收率进行管理考核,对丢失的物资进行专业内部考核报运营管理中心,否则,对专业负责人罚款300元,对区队原值追偿。
专业对所属区域范围内闲置的三铁支护材料除备用外必须进行管理考核,否则,对专业负责人罚款300元,对区队按租赁费追偿……
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该矿不断完善经营责任目标体系,制定物资回收考核管理办法,持续加强定额和全面预算管理,将可控成本费用细化分解到每个工序、每个区队,严格按照预算拨付使用,节奖超罚。
“我们定期在基层单位召开专项座谈会,明确降本类型、降本项目、降本额度、设定项目时间节点、完成目标、考核措施和对应责任人,形成“包保责任制”,对优秀区队、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区队、班组和个人进行处罚。”该矿业务运营中心副主任王洪涛说。
不仅如此,他们进一步完善全流程考核管控机制,多措并举强化工程管控,按照“刚性考核、节奖超罚”的原则,逐月对确立的各项物资问题严格考核兑现,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奖罚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切实实现物资降本。同时,监督区队进一步完善工区物资管理规定,明确严格控制下料过程、严格控制使用过程、安排专人严格验收考核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物资精细管理,促进了矿井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