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从“一头雾水”到“数据当家” 中煤三建宝兴源项目部设备维检迈入“数字时代”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讯 (通讯员 李继峰)“发动机转速曲线出现3次异常波动,建议立即检查曲轴传感器!”1110日中班,中煤三建三十工程处宝兴源项目部机电金牌技师王亮收到系统预警后,迅速调取该设备近三个月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比对,精准定位并更换了老化传感器,成功避免了一起可能引发的井下生产中断事故。这一高效预警与处置,标志着该项目部设备维检正式迈过“数字门槛”。

这一转变,源于传统维检模式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过去诊断设备故障,基本依赖老师傅‘望闻问切’,一个疑难问题常常要排查好几天。”该项目部机电经理高天然指着监控大屏上实时滚动的数据介绍,“如今,依托智能化管理系统,我们不仅能动态掌握每台设备的健康状态,还能对运行工况、电压、油压、轴温等20多个关键参数进行全天候的监测。”

为破解传统维检效率低、预警响应慢的难题,项目部聚焦“管、训、保、修”四个关键环节,建成集“智能核查、数据自动采集、故障实时预警”于一体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在调度控制室内,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各类数据曲线实时跳动,每台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记录、健康周期等信息一目了然,形成完整的数字档案。

“我们为关键设备的核心部位安装了‘综合保障盒’,相当于给每台设备配备了‘随身医生’。”正在组织设备保养的修理工田争明指着一台水泵解释道,“振动频率、轴承温度、液压压力等20多项参数均可自动采集分析,任何细微异常都逃不过系统的‘火眼金睛’。”

项目部经理毕洋洋一边调取新型掘锚一体机的电子档案一边补充:“这些看似微小的数据变化,往往能帮助我们捕捉到人工检查发现不了的故障。系统还会根据设备运行强度、环境负荷等信息,自动生成个性化保养方案,包括重点检查部件清单和维护周期。”

在最近一次检修任务中,数字化赋能得到充分体现。完成井下顺槽进尺任务的掘锚机刚进入检修区域,机电工黄浩然便使用智能采集仪对其运行数据进行了全面“体检”。当发现发动机转速曲线在特定频段出现异常波动时,他根据系统提示精准更换了即将失效的传感器,将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要是在以前,得靠老师傅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如今,数据为我们提供了更客观、更精准的判断依据。”黄浩然感慨道,“尤其对年轻机电工来说,这套系统就像一位‘老师傅’,时刻在身边教你。”

据悉,该项目部下一步将重点优化智能诊断精准度,并开发移动终端应用,真正实现“指尖上的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