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7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绿水洞煤矿以作风建设力保矿井高质量发展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1绿水洞煤矿以作风之变力保矿井高质量发展.jpg


本报通讯员 胡乙 “以前开会多、报表杂,现在精力能全扑在井下现场;过去问题整改‘打折扣’,如今闭环管理‘钉钉子’。”谈及今年的变化,川煤华荣能源公司绿水洞煤矿综采一队队长邓淞林的感慨,道出了该矿作风建设带来的深刻转变。今年以来,绿水洞煤矿以“刮骨疗毒”的决心、“精准滴灌” 的举措,锚定“虚、浮、懒、散”等作风顽疾靶向发力,推动干部队伍从“完成即可”向 “精益求精”转变,以过硬作风为矿井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减负松绑破桎梏

基层回归主责主业

绿水洞煤矿聚焦基层减负,系统梳理在非生产性事务冗余、检查考核繁杂、台账报表重复、职责边界不清等方面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务实高效、安全优先”的原则,从管理流程、考核机制、技术赋能等多维度精准施策。

为确保基层员工核心精力聚焦安全生产,今年以来,该矿通过 “减法” 减轻无效事务负担。严控会议数量与时长,杜绝“为开而开”的协同会、部署会,确保同类事项合并召开;井下问题优先在井口、工作面现场解决,避免“升井开大会”;减少安检、生技、机电、通风等多部门“轮番检查”,整合部门力量开展联合检查,避免 “各查各的、重复扣分”;梳理基层内业资料,逐一审核基层现有资料,删除“无上级要求、无实际作用”的资料,减少基层队管负担,推动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减负不是减责任,而是让大家把时间还给现场、把精力聚焦安全。” 该矿党委书记胡安华在安全办公会上强调,下一步将建立形式主义反弹预警机制,通过常态化监督确保减负成效落地生根。

刀刃向内查摆问题

闭环管理补短板

作风之变,既要 “松绑” 更要 “紧弦”。绿水洞煤矿坚持“严”字当头、“实”字为本、“快”字见效工作原则,构建“自我诊断—精准治疗—持续提升”闭环管理体系,拧紧作风建设“发条”,筑牢安全底线。

“我们力戒形式主义,严查技术措施‘纸上谈兵’管理人员‘遥控指挥’等现象,要让政策制度落到实处,推动技术人员下沉一线。”该矿总工程师汪胜的要求,成为作风整治的重要标尺。二季度以来,绿水洞煤矿通过“问题隐患清单+制度措施清单”双重管理,建立标准化问题清单与闭环管理,系统性梳理安全、生产、管理等领域的核心矛盾,确保安全发展理念入心入脑;构建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风险预控机制,利用井下视频监控、地面人员状态摸排以及动态抽查考核等机制,做到隐患预防,动态清零。

为确保整改不走过场,绿水洞煤矿构建“专业部门+区队+班组”三级责任矩阵,以安全生产巡查与责任制考核倒逼责任落地,构建可持续改进生态体系。“我们每月开展安全动态考核,主动对业务不清的区队‘上门指导’,坚持对推诿扯皮的行为 ‘严肃问责’,倒逼干部作风从‘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 群团工作部部长梁梓瑾介绍。

三措并举强根基

制度保障作风长效

绿水洞煤矿强化党建引领,锚定安全生产核心。推行安全生产“党委 +行政”双组长制,成立专项工作组,将安全生产成效、职工满意度等纳入党支部核心考核指标,针对薄弱区队关键项目“把脉问诊”,设立“党员责任区”、开设“党员先锋岗”,让党旗在一线飘起来,锚定安全生产核心,推动转化提升。

该矿强化机关服务效能,下沉服务强支撑。搭建“智能化调度信息中心”,整合人员定位、瓦斯监测、视频监管等信息化管控资源,专人专职24小时值守,实现井下隐患实时预警;同时积极推行“机关科室包保组”制度,定期参加安全政治学习,抽查班前会质量,并积极组织机关服务队,解决井下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真正做到下沉一线、参与一线、服务一线。

同时,企业强化考核亮剑,压实责任转作风。实行党建和安全“双百分”考核,将“党员责任区达标率”“隐患整改闭环率”等纳入党建考核,把“党建融入安全生产”纳入安全考核,坚持“一案三查”模式,查责任、查管理、查作风,将其考核结果与干部提拔、绩效工资直接挂钩,以硬作风护航矿井发展。

“作风转变看行动,发展成效见真章。” 如今的绿水洞煤矿,干部下沉一线更勤了、解决问题更快了、工作标准更高了。该矿党委书记胡安华表示,将持续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标尺,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让 “过得硬” 成为干部职工的行动自觉,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 “作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