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三产融合视角下泰山黄精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陈凤婷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和中医药产业。泰山黄精作为泰山四大名药之一,具有极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但产业发展水平与资源禀赋不匹配。当前,泰山黄精产业仍以原料供应和初加工为主,存在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品牌效应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泰山黄精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三产融合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为泰山黄精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通过构建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型,探讨泰山黄精产业实现提质增效的具体路径。

一、泰山黄精产业发展的现状

泰山黄精产业目前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链条短,各环节衔接较为松散,资源优势远未转化为经济优势。

(一)一产基础薄弱,标准化程度低

目前,泰山黄精种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虽已建成部分种植基地,但整体规模偏小,标准化种植水平不高。由于黄精种植周期长,农户投入的时间成本较高,导致种植意愿不强。同时,泰山黄精栽培技术规范的推广力度不足,使得原料品质参差不齐。此外,种植环节与加工、销售环节衔接不紧密,农户抗风险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二产加工粗放,创新性待提升

泰山黄精加工企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缺乏具备强大研发能力的龙头企业,科技投入有限,产品研发创新能力薄弱,导致黄精系列产品开发相对滞后。尽管已出现黄精茶、黄精酒等产品,但以泰山黄精为原材料的保健食品研发创新性不足,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高端产品供给缺失,难以形成核心市场竞争力。此外,企业品牌影响力有限,行业内各自为战,未能形成发展合力,进一步限制了产业升级。

(三)三产拓展不足,融合层次较浅

泰山黄精产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相关业态融合不够深入,目前仍以特产销售为主要形式,缺乏深度体验类项目。对泰山黄精所承载的道家养生文化”“泰山文化挖掘不够透彻,现代化表达不足,未能将文化内涵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IP。而基于黄精的健康管理、康养服务等新兴业态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产业价值未能充分释放。

二、三产融合视角下的泰山黄精产业发展路径构建

突破以上瓶颈的关键在于系统性地补齐各产业环节的短板,并以融合思维打通环节之间的壁垒,构建一个相互赋能、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一)做强二产,打造产业融合中枢

二产加工环节是连接一产种植与三产服务的核心枢纽,必须优先做强。一方面要重点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聚焦黄精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高端产品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要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全链条质量标准体系,深化产学研合作,增强精深加工能力。通过二产的提质升级,反向拉动一产标准化种植,正向推动三产服务创新,实现产业链价值最大化。

(二)夯实一产,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一产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同时,推动种植+观光+体验发展模式,使生产基地同时具备原料供应和旅游体验功能。此外,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保障原料品质和稳定供应。

(三)拓展三产,注入持续发展动能

三产是提升产业价值的关键。应深化产业融合,发展黄精主题旅游、养生体验等新业态;挖掘黄精养生文化,打造特色品牌IP,讲出动人的黄精故事;创新营销模式,运用新媒体拓展市场;发展健康管理服务,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卖体验转变。

三、结语

三产融合是泰山黄精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做强二产加工环节,夯实一产基础,拓展三产服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的同时,需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凝聚政府、企业、农户等多方合力,推动产业持续升级。未来,随着产业融合的深入推进与科技创新的持续赋能,泰山黄精产业有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作者单位:中共泰安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