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销科设备检修。
进入下半年,面对煤价市场对经营指标造成的严重影响,中煤大屯公司徐庄煤矿挖内潜,练内功,强管理,激活力,科学制定和实施有效的降本增效、提质创效措施,以管理确定性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力促经营形势稳中有升。
跑好降本增效“马拉松”
铲车轰鸣,载着重物来回穿梭;职工身着工装,在废铁堆里“翻山倒海”,在供应科更新厂回收场地上,十几位职工开展的“废料淘宝”活动如火如荼。三个多小时后,偌大的场地几乎被清理一空。
今年下半年,由于计划外巷修工程增加,加之煤价下行、成本刚性上涨,经营压力剧增。为应对市场冲击和事故对经营带来的影响,该矿以“刀刃向内”的危机意识全面重塑经营理念,把降本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来抓,全力跑好成本降耗“马拉松”,最大限度降成本、减费用,压投入。
供应科“废料淘宝”行动是该矿干群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也是逐渐融入全体职工工作日常的重要部分。“这些挑选的材料有的可以直接再次使用,不能用的我们就动大手术,把有用的零部件‘移植’到损坏的设备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忙碌的修理工指着修理好的设备开心地说,“这些修复后的设备,材料成本核算比新设备低了很多,很多单位都喜欢用。”
在开展降本增效专项行动中,该矿秉持“全员、全要素、全过程”成本管控理念,围绕总成本指标再压降10.94%的降本增效工作方案,全面抓好降本增效工作。在修理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供应科、运输科、机电科等单位紧紧围绕压降目标,既发挥好维护、修理专业人员优势,还积极组织科室人员、材料员、业务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自主维修,降成本,减投入。前10个月,全矿完成修旧利废产值1000余万元,有力冲减了吨煤材料成本。
算好提质创效“数学题”
初冬时分,晨雾清冷。刚到七点半,运销科煤质化验员陶春梅等人就提前换好白大褂走进化验室,开始忙碌起来。她们对送来的颗粒取样,进行分析试验,测定出水分、灰分、挥发分以及碳含量和发热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煤炭质量是销售的“硬通货”和效益的“生命线”。为了切实做好煤质化验工作,运销科以“数据零误差、安全零差错、服务零距离”为目标,牢固树立“提煤质就是增效益,提煤质就是保工资,保煤质就是减亏损”的理念,积极探索煤质管理新模式、新路径,全面抓好煤质管理和煤炭外运等各项工作。该科不仅严格执行煤质化验标准,做好煤质各项关键指标化验任务,确保批次合格率,而且优化装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实施“及时工作法”,即“及时与行车单位联系,确保火车准时到位;及时检查来车车皮状况,确保车皮内无杂物无积煤;及时将钩头提前准备到位,确保随时运行;及时汇报装车完成情况,确保随时运出”,实现一钩车(24节)装车时间控制在40分钟左右,节省时间68分钟。
面对矿井采掘工作面更换、生产现场地质条件复杂变化的情况,生产一线全力抓好源头管控,落实好降低含矸率、降低混矸量、降低含水率“三降”措施,努力守住煤质“生命线”,提升煤质“含金量”。
“调整好层位,沿煤层底板回采,采高偏差控制在±100mm之内,控制好顶板,减少破矸。”在7360工作面现场,采煤一队队长孙士厂站在煤机旁,要求采煤机司机强化工作面标准化作业流程管控,严格遵守“两不割”原则。
采煤一队在遇到断层影响煤质的情况下,及时作出生产优化调整,源于该矿“煤质联动”体系给出的动态提醒。今年以来,该矿严格按照公司2025年煤炭质量指标考核办法执行,实施网格化责任划分,建立“煤质联动”体系,及时把煤质最新情况、变化趋势反馈到生产单位,便于生产单位针对煤质中出现的各类状况,及时做出生产调整和措施优化,实现了对煤质情况的全过程动态检测、动态控制和实时监控。
根据“煤质联动”的动态提醒,采煤二队针对工作面夹矸现象,实施了工作面铺网措施,放煤后将后溜及时前移,支架尾梁插板及时伸出,避免老塘矸石混入;设置专职放煤工,放煤前将架间浮煤清理干净,既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又减少了煤质影响因素,做到资源效益最大化。截至目前,该矿今年煤质完成情况高出年度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