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喆
新时代国有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错综复杂且持续变化。一方面,要直面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另一方面,还肩负着传承优良文化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核心实力的关键体现形式,主要通过统一价值观念凝聚职工力量、塑造企业良好形象;而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独有的政治优势,着重以科学理论武装职工头脑、引领思想方向。尽管二者在工作侧重点上存在差异,但目标同向、内容互补,均围绕企业发展战略与职工成长需求有序开展。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重要意义
1.强化价值引领,筑牢企业发展思想根基
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核心使命均为价值引导。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传递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代要求,助力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企业发展明确政治方向、筑牢思想根基。企业文化建设则将抽象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和企业风气,促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实现思想上的自觉认同与行动上的主动践行,形成上下同心的思想共识。
2.凝聚发展合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场竞争本质上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较量,其中员工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情感沟通、思想疏导、矛盾化解等方式,减少职工认知分歧、凝聚思想共识,进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度。企业文化建设则通过开展特色文化活动、营造和谐包容的工作氛围、弘扬企业精神,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促使全体职工形成投身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的优化策略
1.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通融合制度壁垒
要实现二者长期有效融合,健全的制度保障是根本。国有企业应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共同负责、各部门协同推进、全员广泛参与”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一同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制定科学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通过制度层面的系统规划,改变过去文化建设仅由宣传部门承担、思想政治工作只由党群部门负责的“各自为政”局面,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责任共担,为二者深度融合营造稳定有序的制度环境。
2.打造特色文化载体,丰富融合实践形式
把思想政治工作嵌入企业文化载体构建之中,能够使抽象的思想观念变得切实可感。国有企业可依据行业特性与自身实际状况,塑造富有思想底蕴的文化载体。例如,国家电网某省级电力公司以“电力红马甲”为志愿服务品牌,安排员工开展社区供电便民服务、乡村电力帮扶等活动,在践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传递党的利民政策、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三、结语
国有企业推动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是发挥其政治优势及文化优势的关键举措,对于企业稳固思想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特色文化载体等一系列举措,能够推动二者从“简单相加”向“深度融合”转变,形成协同发力、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