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世阔
一、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的提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建设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列为重点工作,提出要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为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我国正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核心路径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改革明确要求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公共服务以及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三个方向”集中,而配套的关键举措则是加快建立并完善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的评价制度与分类考核体系,以此引导企业提升核心功能与竞争力,确保战略使命落地见效。
二、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的内涵及其指标设置
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是指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承担的支撑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强化产业控制等战略任务。围绕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升行动“做强做优做大”的总体目标,通过“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两条实现路径,国有企业需充分发挥在产业控制、价值创造与公司治理、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安全支撑等方面的“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一)产业控制
产业控制是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的核心战略功能之一。一方面,要优化产业布局,严格执行国有资本向关键与前沿领域的“三个集中”战略,推动国有资本向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国计民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关键领域集聚,系统构建涵盖传统产业升级与未来产业培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通过原创性攻关与成果转化催生新质生产力,实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具体而言,需优先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持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二)价值创造与公司治理
围绕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目标,价值创造集中体现在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五个维度,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成本费用率、营业现金比例四项指标量化反映——分别从资产收益、劳动生产效率、成本控制、现金保障能力角度,体现国有企业持续改革提升成效与价值创造水平。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效能是价值创造的必要前提,其中董事会结构是核心,而外部独立董事占比是反映董事会结构的关键指标。独立董事在监督管理层、提供独立客观意见、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将其占全部董事会人数的比例纳入考核范畴。
(三)产业布局
产业布局是国有企业落实国家战略、优化资源配置的核心载体,直接关系国有经济在关键领域的主导力与影响力,是履行战略使命的重要基础。国有企业需立足国家发展大局,精准对接区域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等重大战略,通过科学布局实现国有资本在重点领域的有效集中与高效配置。国有企业产业布局的指标设置应包含两个二级指标: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下设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速、专利发明增长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三个三级指标,分别反映产业布局力度、技术创新成果与绿色发展水平;二是市场化专业化整合,设置直接融资比例、总资产增长率、境外收入增长率三项指标,体现资源整合效率与市场拓展能力。
(四)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新时代国有企业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核心职责之一。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肩负重任,需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具体设置两项指标: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反映企业对科技创新的资源保障力度;研发人员股权激励占比,体现企业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支持水平。
(五)安全支撑
安全支撑是国有企业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体现,其核心是保障国家战略资源自给自足与战略安全,在稳定工农业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群众就业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资源保障。指标设置涵盖五个方面:企业资产负债率(财务安全)、产品保供(供给安全)、人员就业(社会稳定)、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运营安全)、违规事件(合规安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快构建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体系,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环节,是适应新时代新征程使命任务的客观要求,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与纵深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的必要举措。这一体系不仅是衡量和检验国有企业战略使命完成情况的有效途径,也将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 2023 年度基本科研项目“辽宁新一轮国企改革提升行动路径研究”(项目编号: JYTMS20231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