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 需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QQ图片20251031134843.jpg


 李后卿 吴昱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建设文化强国和旅游强国目标,作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245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强调旅游工作要统筹政府与市场、供给与需求、保护与开发、国内与国际、发展与安全五对关系。统筹五对关系不仅精准把握了新时代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也为文化旅游业的未来指明了方向。中共四川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为四川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绘就了新图景,在深入推进“文旅+百业”“百业+文旅”工作中,我们要深刻领会五对关系的内涵,把握好五对关系的内在要求,不断推动四川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统筹政府与市场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决定了资源配置的效率和公平性。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两者并非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

政府的核心职能在于制度供给、市场监管与公共服务,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宏观规划、法规标准和重大项目的引导。市场在文旅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核心职能在于激发文旅经营者的创新活力和提升竞争效率,特别是在新业态创新、服务质量提升、品牌建设等方面,市场机制具有天然优势。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良性互动,要求政府以良好的营商环境保障市场健康运行;市场则在满足游客需求、创新产品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同发力的格局。

二、统筹供给与需求

文旅经济的内在活力源于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当前,我国文旅业面临着需求升级与供给滞后之间的突出矛盾,亟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构建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机制。

旅游需求的新变化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文旅消费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全新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成长方式”。目前,文旅市场正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趋势,并形成了新青年群体、新老人群体、新消费家庭三大主力旅游市场。需求侧表现为游客对品质、个性化、绿色旅游的多样化期待,供给侧必须通过产品创新、品牌打造和设施提升来满足这些需求。要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既要做好需求调研、引导理性消费,又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理念、产品、内容三个维度系统推进:理念转变方面,从供给主导转到需求牵引;产品创新方面,从同质化竞争转到个性化呈现;内容升级方面,从物理空间转到文化内核,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平衡。

、统筹保护与开发

保护与开发是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永恒的矛盾统一体。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是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脆弱资源,过度强调保护可能导致文旅资源价值无法实现,而盲目开发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如何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强化保护,成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只有在确保文旅资源安全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合理的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文旅资源的开发要着眼于更好地保护,对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的开发要遵循生态红线、文保红线,采用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利用的方式,防止不当开发资源,防止“城市伤疤”“乡村裂痕”的出现,对环境破坏、资源浪费、过度跟风、盲目建设等行为造成的危害严肃追责,坚决守住保护与开发的合理边界。

四、统筹国内与国际

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已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之一。文化旅游业发展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通过内外联动、互促共进,构建文化旅游业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国内旅游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根基所在,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盘活闲置旅游项目。国际旅游既是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也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是提升国家形象、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渠道,在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提升国内旅游供给、丰富旅游产品的同时,强化出入境服务、提升国际营销能力,为国际游客提供全方位、便捷化的服务,形成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五、统筹发展和安全

安全是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前提,没有安全就没有文化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发展是安全的目的,发展能够巩固安全,安全又进一步促进发展。发展与安全互为前提、相互影响。

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底线。安全包括公共安全、设施安全、交通安全、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卫生防疫、市场秩序等方面。要在推动产业规模扩张、创新业态的同时,建立全面的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安全监管力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充分保障,实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统筹好这五对关系,是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只有在政府引导、市场活力、需求导向、资源保护、国内外协同以及安全保障五个维度上同步发力,才能真正把文化旅游业建设成为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

(作者简介:李后卿,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吴昱婧,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23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