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 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智媒融合视域下 企业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孟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成为驱动新型传播方式的主要手段,正在重塑信息传播格局。智媒融合的传递方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移动端已成为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传统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已然无法适应受众群体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原本统一性的企业文化理念,随着新媒体平台的介入,封闭式的信息传播壁垒被打破,企业文化的建设与传播进入价值共创时代。

一、从单向传递到情感共振,构建文化认同新范式

传统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追求统一的价值思想和标准化的企业运营模式,注重将企业理念通过规范化方式传达。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但忽视了对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培养。智媒融合方式重视技术与内容的深度协同,强调从信息生产、分发到反馈的各个阶段形成动态循环。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文化的设计者和宣讲人,更需要增添日常精神传达与情感交流的践行者。企业可将记录一线员工的实践过程升华为企业文化理念,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改变旧有模式,并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对文化符号进行全方位、立体化传播。

二、从大众推送到个性定位,实现传播方式智能化

大众推送方式更注重文化信息传播的受众群体范围,将企业提炼的标准化话语体系制作成统一宣传材料进行文化传播。千人一面的传播方式在信息过载的今天,效能已微乎其微,无法从根本上精准对接不同部门的具体岗位需求。而采用智媒化传播手段,不仅能满足员工需求,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核心环节。依托人工智能算法的精准定位,员工的基本兴趣偏好、岗位特性可在智能分析基础上实现个性化筛选,大幅节约员工获取有效信息的时间成本。这种智能化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型,也体现在新员工入职环节:从未进入企业时的线上略览,到初步的文化体验,智能系统已根据其岗位与背景生成个性化融入指南,帮助员工通过了解企业文化快速适应工作模式。此外,智能化文化传播还注重创作方式的新颖表达,通过综合分析员工特征,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从被动接收到主动表达,拓展文化感知新体验

新媒体的交互特征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群体在文化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实现了话语的平等赋权,企业员工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化塑造的积极参与者。企业可通过运用智媒工具搭建非官方社交平台、开展主题论坛等活动,公开收集关于企业成长模式优势与弊端的信息,以便捷方式凝练基层声音与鲜活案例,汇聚集体力量驱动企业文化传承创新;同时,构建深层次、多维度的情感纽带,将企业目标转化为共同价值认可;甚至可利用智媒技术打造沉浸式场景,将抽象文化转化为可体验的具象场景。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