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芬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高质量发展内涵丰富,目标多元,涵盖了科技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民生福祉提升等多个维度。税收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从组织收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到作为宏观调控工具引导资源要素流动,从发挥高质量税收大数据优势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到嵌入产业企业及时洞察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并进行敏捷回应,再到缓释人口老龄化、国际经贸压力等风险挑战,税收在经济社会各个层面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无论是前沿科技的重大专项攻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孵化培育,还是交通、能源、信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的完善,抑或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都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强力投入。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渠道,通过依法、规范、高效地组织税收收入,国家能够将分散的社会资源有效地集中起来,形成统一的财政力量。组织收入是税收最基本、最直接的职能,相比于其他非税收入,税收收入来源广、体系成熟、管理规范,构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体部分,是支撑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的根本保障。税收组织收入职能犹如经济社会发展的“血液系统”,为高质量发展这一复杂、系统而又长期的工程,输送着“营养”和“能量”。
税收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能有效发挥利益导向功能,引导市场中的资本、技术、人才、数据等关键资源要素实现更有效率地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对供给端的产业结构调整和需求端的消费行为引导两个维度,共同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它既激励创新、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又促进消费、夯实内需基础,是驱动经济发展方式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的关键一环。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税收政策通过差异化、精准化的制度设计,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并提升经济运行效率。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有效引导资源要素向特定产业领域流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发展的转变。通过扶控双向政策组合,引导资源从低效率领域向高效率领域顺畅流动,实现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在需求侧管理方面,税收政策通过调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商品相对价格,重塑消费市场。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其结构的优化升级直接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通过对特定消费领域实施激励或约束的税收政策,能有效引导消费行为向更加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对节能环保产品、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将有效引导消费者养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调整个人所得税制度,增加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作为金税工程等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成果,高质量的税收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中汇集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行业发展趋势、宏观经济形势等信息,不仅是税收征管的基础,更能为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和精准治理提供科学支撑。金税工程的持续建设和完善,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贯通各级税务机关的统一高效的信息平台,实时汇集了海量、动态、高质量的经济运行数据。这些数据涵盖了企业的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开具、财务报表等多个方面,具有数据量大、数据质量高、数据更新及时等特点。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分析,在微观层面,产业主管部门能精准刻画单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跃度、盈利能力、供应链状况等;在中观层面,能够清晰把握特定行业的增长态势、景气周期、区域分布以及产业链协同情况,准确识别行业发展的瓶颈与机遇;在宏观层面,则有利于综合研判整体经济的运行态势、区域协调发展状况、经济结构转型进度等关键问题,成为观测宏观经济走势的“晴雨表”和“指南针”。
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的协同制定和实施,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市场主体的联合监管,防范市场风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高质量的税收大数据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税收管理范畴,成为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基础设施,通过赋能政府科学决策、促进各部门协同监管,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石和强大的能力保障。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税收政策在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施环境保护税、资源税等绿色税种,政府将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进行约束,引导企业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于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等绿色产业,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等支持手段,将鼓励企业加大绿色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税收政策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将有效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创新主体,税收优惠政策给予的支持,将降低企业的创新成本,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税收政策还能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以缓解科技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本身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体现。税收结构与经济结构密切相关,通过观察税收收入来源的变化,比如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税收比重的提升,能反映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成效。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经济体,必然表现为企业效益变好、居民收入增长、市场交易活跃,这些因素也会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在税基和税收上。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会面临各种风险挑战。在这个过程中,税收将有效发挥“稳定器”和“助推器”作用,通过引导资源流向、稳定市场预期和维护公平秩序,系统性化解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挑战。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实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能有效减轻家庭养老负担,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对于养老服务产业、老年健康产业等养老相关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给予的支持,将鼓励企业加大养老服务和老年健康产品的供给,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税收政策还能通过引导社会资本向养老领域流动,缓解养老产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施出口退税政策、关税政策等税收政策,能有效调节进出口贸易,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对于外向型经济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给予支持,将鼓励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金融财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