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岗位上的“生命救援”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本报通讯员 何思琪

“多亏了平时单位组织的救援演练。”近日,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固井技术服务中心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救援大戏。一名职工在工作岗位上突然感到心脏不适,经同事与时间赛跑展开紧急救助,得以化险为夷。

上午830分左右,该中心工具队一名职工在保养工具时,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呼吸急促,随即瘫坐在地。中心党支部书记杨明接到消息后,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快速观察后从应急药箱取出速效救心丸,单膝跪地托起职工下颌,小心喂服药丸,并轻拍其背部辅助吞咽。

“保持清醒,救护车已经在路上!”杨明按照平时的紧急救援演练预案,一边让人去取离得最近的AED(自动除颤仪)设备,一边拨打120急救电话,清晰报出具体位置、患者症状及年龄,反复叮嘱“优先派车”。挂断电话后,他又始终半蹲在职工身旁,每隔两分钟测一次脉搏,不断轻声安抚,缓解职工的紧张情绪。周围同事主动整理现场工具,为救护车留出运转畅通的“生命通道”,为后续施救争取了关键的“黄金时间”。

救护车抵达后,中心党支部书记、队长与一名职工主动陪同前往医院,向随车医生提供患者既往病史、近期工作强度等细节。三人全程忙碌不停,协助医护人员办理挂号、缴费、检查等手续,跑前跑后毫无怨言。其间,他们还及时与患病职工家属取得联系,告知情况并安抚家属情绪。

下午3时,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该职工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员工家属对单位的及时救助和全程陪护表达了感激之情。

从现场急救到转运陪护,该中心干部职工用专业与温情诠释了“紧急救援”的分量。他们及时喂服速效救心丸、精准传递急救信息、安全高效送医治疗,每一步都无缝衔接,不仅应急处置和紧急救助及时有效,更体现了基层团队“一方有难、全员相护”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