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迎华
一场别开生面的“沙场点兵”,一次党务精英的“群英荟萃”。近日,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党建工作比武竞赛在江西南昌落下帷幕。党建工作比武竞赛是工程局首届职工技能比武竞赛的一个分项内容,这次党建工作大比武,通过党课宣讲、情景模拟、知识考试三个环节的激烈角逐,全面检验了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展现了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理论铸魂 党课宣讲深入人心
“党建工作的难点在基层,亮点也在基层。”竞赛首环节,党课宣讲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12名来自基层一线的党务工作者轮番登台。他们摒弃“照本宣科”,拒绝“空洞说教”,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应急抢险、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等生动实践深度融合。
厦门分公司选手洪志伟以《让军转“红色密码”放大党建“乘数效应”》为题,带来了一场引人深思的党课。他将军转企业的独特优势凝练为“八大红色密码”:熔铸“听党指挥”的忠诚密码、锻造“令行禁止”的执行密码、构建“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密码、激活“退伍不褪色”的人才密码、传承“攻坚克难”的攻坚密码、锤炼“敢啃硬骨头”的作风密码、践行“人民至上”的为民密码、坚持“创新驱动”的创新密码。这八大密码既是军转企业的宝贵财富,更是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金钥匙”。
电力公司选手刘志辉的《在“生命禁区”淬炼党性》感人至深。他分享了在青海戈壁滩项目建设中,党支部如何克服极端环境,通过建立“党员驿站”、开展“沙漠党课”等方式,凝聚队伍、攻坚克难,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奋斗历程。真挚的情感、鲜活的故事、精美的课件,将政治性、思想性与实践性融为一体,赢得了满堂彩。评委们一致认为,这些党课“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真正做到了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实战淬炼 情景模拟破解难题
“新能源项目点多、面广、线长,党员分散在不同施工标段,部分党员因长期驻点施工、倒班作业,难以按时参加支部‘三会一课’,作为支部书记该如何解决?”
“某重点项目因征地、设计变更等原因导致进度滞后,公司党委要求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攻坚,作为党支部书记该如何动员党员、凝聚攻坚力量?”
“项目上有大量优秀农民工骨干,其中部分人员已是党员但组织关系不在本公司,该如何将这批流动党员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并充分发挥其作用?”
情景模拟环节直面基层党建工作中最真实、最棘手的难题。这里没有标准答案,更没有“剧本演出”,有的只是真刀真枪的实战较量。参赛选手沉着应对,或条分缕析政策依据,或耐心细致模拟谈心谈话,或独辟蹊径拿出解决方案。他们精准运用党章党规和党建工作方法论,在模拟场景中展现出了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过硬专业素养。
在应对党员分散难题时,选手提出了“云端党支部”的创新方案,通过建立线上学习平台、开展“微党课”等方式,确保组织生活“不断线”。针对党员突击队攻坚,另一位选手设计了通过战前动员明确目标,创新“1+3+N”组织模式,打出党员亮身份、技术破难题、联动解困局“三张牌”,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凝聚攻坚力量的“金点子”。
现场观众时而凝神静思,时而掌声雷动,普遍反映:“都是我们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情况,他们的解题思路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真才实学 知识考场检验功底
党务工作政治性强、业务要求高,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作支撑。知识考试环节采用闭卷形式,考场内鸦雀无声,只闻笔尖沙沙作响。试卷内容涵盖党的创新理论、党章党规党纪、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等核心内容,重点考察选手们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务操作能力。
“这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应付的。”
“题目紧密结合企业实际,考的是理解运用,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只有那些真正热爱党务工作、潜心学习钻研的人,才能交出优秀答卷。”
严谨的考风,折射出的是工程局党委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对党建工作的高度重视。
以赛促建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此次竞赛是工程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创新方式载体,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党务工作者的政治能力和专业水平。比赛过程中,各参赛队伍既赛出了水平,更赛出了作风,充分展现了党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经过激烈角逐,最终厦门分公司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电力公司、上海分公司分获二、三等奖。
此次党建“大比武”不仅是一次业务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党建成果的集中展示。通过竞赛,发现了人才、锻炼了队伍、交流了经验,达到了互学互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下一步,工程局将以此为契机,及时总结推广竞赛中涌现出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建强党务工作者队伍,不断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为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课宣讲
情景模拟
现场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