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 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51—0098     中国•企业家日报

整体性治理视角下 宜昌市长阳县文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企业家日报 作者:

方琦瑶

当前,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宜昌市长阳县凭借丰富的巴土文化与清江山水资源,将文旅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核心增长点,但在发展中存在治理碎片化、要素整合不足等问题。本文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结合长阳县文旅融合实践,剖析其发展现状与突出问题,探究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进而从更新治理理念、优化组织协同、强化要素整合、拓展技术应用四个维度提出优化路径,旨在为长阳县及同类地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部署,是拉动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关键举措。地方政府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治理能力直接影响文旅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宜昌市长阳县地处鄂西,作为土家族聚居地,拥有独特的巴土文化遗产和清江生态资源,文旅产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据核心地位。近年来,长阳县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资源整合、部门协作等方面仍存在短板,制约了产业潜力的充分释放。从整体性治理视角研究长阳县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不仅能为当地破解发展瓶颈提供思路,也能为其他具有相似资源禀赋的地区提供实践借鉴,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长阳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与问题

(一)发展现状

长阳县以清江画廊”5A级景区为核心,整合山水资源与土家族文化,形成了观光+体验的文旅融合模式。通过举办横渡大赛、撒叶儿嗬节等特色活动,文旅产品不断丰富。2023年,全县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达58亿元,占GDP比重超25%,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治理层面,长阳县成立了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多个部门参与文旅发展,并推进非遗与旅游景区结合,如在清江画廊景区设置土家族织锦体验区,促进了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的初步融合。

(二)突出问题

1. 治理碎片化明显

部门之间存在条块分割现象,文旅局与自然资源局在景区规划上权责交叉,导致部分民俗村寨开发因土地审批问题搁置;文旅局与农业农村局在乡村旅游+农耕文化项目中缺乏有效联动,13个乡村旅游点因配套设施不完善,难以形成集群效应,资源合力无法充分发挥。

2. 要素整合效率不高

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能力较弱,全县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仅5项实现旅游场景化应用,其余多以静态展示为主;旅游基础设施与文化体验需求不匹配,如清江游船未融入土家族历史文化讲解,游客对巴人故里的文化认知度较低。同时,文旅人才存在缺口,既缺乏文化创意策划人才,也缺少市场运营管理人才,影响了融合产品的升级

三、问题产生的深层原因

1. 治理理念存在偏差

部分部门仍秉持传统思维,将文旅融合视为单一部门的职责,缺乏全域一盘棋的意识。例如,交通部门在规划旅游专线时,未考虑融入土家族建筑风格元素,错失了文化传播的机会,导致治理目标分散,难以形成发展合力。

2. 协同机制不完善

虽然成立了文旅产业领导小组,但缺乏常态化的协同机制,会议多为临时召集,决策执行缺乏有效的跟踪监督。部门之间信息壁垒严重,游客流量、投诉、经济等数据未能共享,使得政策制定缺乏精准的依据。此外,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企业、村民、非遗传承人等多元主体的诉求难以得到平衡,如清江沿岸民宿开发中,利益分配纠纷时有发生。

3. 技术应用存在短板

智慧文旅项目多由政府主导建设,但缺乏专业团队进行运营维护,部分景区的电子导览设备因更新不及时而闲置。同时,技术应用未能与文化内涵深度融合,线上推广仍停留在简单的景点图片展示,未运用短视频、虚拟主播等新形式解读巴土文化,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

四、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优化路径

(一)更新治理理念,凝聚全域融合共识

1. 树立大文旅发展思维

将文旅融合纳入县域发展总体规划,推动各部门将文化赋能”“旅游带动理念融入日常工作。比如,住建部门在乡村建设中保留土家族吊脚楼建筑风貌,农业部门开发农耕文化研学产品,打造全域皆景、处处有文化的旅游环境。

2. 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意识

建立政府+企业+村民+非遗传承人的协商平台,通过定期座谈会、线上意见箱等方式收集各方诉求。在非遗旅游产品开发中,由文旅局牵头,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设计,企业负责市场推广,村民提供场地支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

(二)优化组织协同,完善治理结构

1. 健全三级联动协调机制

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文旅融合发展委员会,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统筹重大事项;设立实体化的文旅融合办公室,由文旅局牵头,抽调发改、交通等部门骨干集中办公,负责日常协调工作;在乡镇、村社设立文旅融合工作站,配备专职联络员,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2. 打破信息壁垒,搭建智慧治理平台

整合公安、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长阳文旅大数据中心,实现游客流量、消费行为、安全隐患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开发长阳文旅通”App,集成景区预约、非遗展示、民俗活动报名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五、结语

文旅融合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整体性治理理论为解决融合过程中的碎片化问题提供了有效思路。宜昌市长阳县需以更新治理理念为基础,以完善协同机制为保障,通过要素整合与技术应用,推动文旅融合从简单叠加深度融合转变。这不仅能提升长阳县文旅产业的竞争力,也能为其他地区的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