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爽 王雪
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如何在思政课中挖掘企业家精神的深层符号意涵,并借助知识图谱技术实现其有效架构与传播成为增强课程现实感与时代性的重要议题。
企业家精神的符号意涵与知识图谱的互映关系
企业家精神不仅是商业成功的要素,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价值与文化符号。知识图谱作为信息组织与关联分析的工具,能够将这些分散的符号意涵串联成有机网络,实现从个体案例到精神谱系的系统呈现。二者相辅相成:知识图谱为企业家精神符号的梳理与结构化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则为知识图谱注入了鲜活的价值元素,共同推动思政课内容的深度拓展与现实关照。
知识图谱赋能企业家精神传播的新维度
一是符号整合与价值升华的协同。通过知识图谱,可将企业家精神中的创新、担当、奉献等核心符号进行系统整合,并与国家发展战略、社会进步需求相衔接,在可视化呈现中凸显其时代价值与引领作用。
二是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融合。思政课教师应将企业家精神的真正传递进行深度解读与情感共鸣,并要善于运用图谱技术,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等方式,将冷冰冰的数据转化为有温度的价值认同。
三是动态演进与时代脉搏的共振。企业家精神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知识图谱需保持开放性,及时纳入数字经济、绿色转型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家实践,形成与时俱进的内容体系,确保思政课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
企业家精神中知识图谱的架构路径与实践创新
一是构建多维度符号表征体系。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整合典型人物、关键事件、社会影响等要素,形成涵盖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与未来维度的立体化知识图谱,助力学生全面理解其精神实质。
二是打造价值引领与技术支撑并重的教学范式。在图谱构建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技术运用始终服务于价值传播目标。通过案例研讨、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引导学生在图谱探索中深化责任意识与使命担当。
三是推动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的深度融合。利用知识图谱的开放性与共享性,搭建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联动平台。学生既可在课堂上通过图谱分析企业家精神的内在逻辑,又能在社会调研、企业参访中验证和丰富图谱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的良性循环。
总之,高校思政课中企业家精神的知识图谱架构,既是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又是推动思政课贴近现实、增强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知识图谱嵌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构建与研究》(2024SCG419)、浙江省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高校思政课与教学应用实践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KT202446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