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春风
在天津鼓楼脚下,清晨的阳光掠过古老的砖瓦,洒在熙熙攘攘的街市上。这里不再是那个曾一度陷入沉寂的历史遗迹,而是一个充满生机、商贾云集、文化流淌的活态博物馆。这番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位深邃思考、大胆实践的操盘手——天津富申市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丽艳。
多年前,面对鼓楼文化艺术品市场,许多人看到的是难题:文化保护需要资金,能够带来资金的商业化又会破坏文化,两者似乎水火不容。但翟丽艳看到的却是巨大的机遇。“文化是最大的稀缺资源,商业是最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她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问题的关键不是二选一,而是找到那个既能守护文化根脉、又能创造经济价值的创新支点。”
作为这片文化遗产地的重要物业管理者,翟丽艳没有采取简单的租赁收租模式。她洞察到,一个文化艺术品市场的真正活力不在于有多少商户,而在于这些商户能否与场地的文化气质共鸣,能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独一无二的价值。她开创性地提出了“文化—商业—社区”三元驱动模型,将鼓楼市场重新定位为一个“可消费的文化空间”和“可体验的商业平台”。
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翟丽艳带领团队,如同一位严谨的工程师,为鼓楼市场构建了一套前所未有的精细化运营体系。首先,她引入了商户信用与文化价值评估体系。入驻商户不再仅仅凭租金高低决定,而是要接受一套综合评估,包括其经营品类是否与文化艺术品市场文化属性相符、商品品质、服务水平以及对于文化推广的意愿,从源头上保证了市场的高品质和文化调性,杜绝了劣质旅游纪念品和同质化竞争,让真正有文化内涵的匠人和商家脱颖而出。
其次,她大力推动数字化赋能。在她的主导下,市场建立了智慧管理平台,不仅实现了客流量、消费行为的精准分析以优化运营策略,还通过线上商城、虚拟展览(VR)等方式,打破了物理边界,让鼓楼的文化魅力辐射至全国乃至全球。
更重要的是,翟丽艳利用其麾下文化发展公司和投资公司的联动优势,主动为市场注入文化内容。她策划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准的非遗展览、传统文化讲座、手工艺市集和节庆活动。这些活动不仅吸引了大量人流,直接带动了消费,更从根本上盘活了市场的人文气息,使其成为一个持续产生优质内容的文化IP。
这套组合拳的成效是显著且可量化的。由翟丽艳运营的天津市鼓楼文化艺术品市场实现了惊人的发展变化:年客流量增长超过140%,市场年营业额屡创新高,带动周边商圈租金和价值同步提升,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对于商户而言,这里不再是艰难求生的地方,而是品牌价值得以提升的黄金平台。一位经营传统书画的商户感慨:“这里的管理方懂文化也懂生意,帮我们引流,做活动,让传统书画艺术重新焕发光彩,能被更多人看见和喜欢。”
然而,比经济数字更重要的是其社会文化贡献。鼓楼市场成了天津市的文化地标和城市客厅,是市民感受历史脉络、游客体验津门文化的必到之处。它成功示范了如何在市场经济中,让沉默的艺术品“开口说话”,让静态的历史融入现代生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活化保护”。
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翟丽艳平和地说:“管理者要有‘厨师’的思维,不能只是‘收租的房东’。我们要做的,是把文化、商业、游客、市民这些不同的‘食材’,用创新的‘食谱’和精细的‘火候’,烹调成一桌人人赞赏的盛宴。”
翟丽艳正在用商业的智慧守护文化的灵魂,创造共享的、可持续的繁荣,为全球范围内文化遗产的商业化运营提供了一个熠熠生辉的中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