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媛媛
在企业发展的征程中,“师”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人才成长的摆渡人、企业进步的推动者。近年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化研究院集团甘肃银光集团湖北东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光集团东方公司)通过搭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完善成长机制、厚植发展土壤,让每一位人才在“师者”的护航下拔节生长,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以“传帮带”为基
筑牢育人“基本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银光集团东方公司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传帮带”从来不是简单的经验传递,而是刻入发展基因的责任传承。针对新引进的大学生,银光集团东方公司推行“导师带徒”机制,由经验丰富的骨干员工与大学生签订《导师带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内容与措施,从业务技能到职业规划,从安全规范到企业文化,导师们倾囊相授,为年轻人扣好职场“第一粒扣子”。
银光集团东方公司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传帮带”高地,持续完善4个工作室的基础设施、团队、制度和人才培养工作,开展技术攻关课题29项,完成18项,签订师徒协议63份,组织培训24场、覆盖300余人次,推动“师者”力量在创新与育人中双向发力。
以“实践场”为台
锤炼成才“真本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优秀的“师者”需在实践中淬炼,栋梁之材更要在一线成长。银光集团东方公司积极鼓励大学生担任班组长,让年轻人在基层“练兵场”上既是学习者,也是“小老师”——带领班组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攻关、QC小组活动,组织劳动竞赛,营造“比学赶超”氛围。
老班组长化身“实战导师”,指导年轻班组长处理生产难题、协调团队关系;年轻班组长则带来新思维、新方法,为班组注入活力,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同时,银光集团东方公司扎实开展青年安全素养提升工程,每月开展“我是安全达人”挑战赛,以“实战教学”提升青年守护安全的能力。为保障“实践课堂”高效运转,银光集团东方公司建立班组长动态管理机制,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激活队伍,同时改建配备齐全的大学生公寓,解决住宿难题,让年轻人心无旁骛地在“实践课堂”中成长,在“师徒共进”中提升。
以“全周期”为纲
拓宽发展“新赛道”
人才成长需要长效滋养,“师者”培育更需系统规划。银光集团东方公司打破“填鸭式”培训,打造“全周期”成长体系:通过企业文化浸润、安全质量培训,让新人快速融入,培养“入职优越感”;优先安排大学生班组长参与外部培训,为“潜力师者”搭建阶梯;依托创新课题,搭建理论转化平台,让骨干从“实践者”变为“创新导师”。针对不同领域人才,银光集团东方公司量身定制路径:在安全领域,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占比不低于2%,注册安全工程师占比达70%,培育“安全导师”;在青年培养上,推行“走出去”战略,选派骨干到名校、优秀企业及国外学习,让“师者”拥有全球视野。银光集团东方公司实施青苗计划,组建青年兴趣小组、联谊会,开展文体活动,增进交流,凝聚“师徒情谊”与“团队合力”。
以“心贴心”为要
凝聚共振“向心力”
“良师益友,伴行成长。” 银光集团东方公司深知,人才与企业的同频共振,离不开情感联结与关怀。围绕“一岗双责”, 银光集团东方公司制定领导联系人才方案,每年通过“一对一”谈心、青年座谈会等形式,提供职业规划指导与人文关怀;个性化规划与“双通道”发展模式,让每个人既能深耕为“技术名师”,也能成长为“管理导师”。
从“导师带徒”的暖心陪伴,到“实践练兵”的悉心培育,再到“全周期成长”的用心规划,银光集团东方公司以“师”为纽带,串联人才成长每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个教师节,企业致敬每一位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的“企业师者”——是他们的倾囊相授,让年轻人才快速成长;是他们的以身作则,让“传帮带”的精神代代相传;是他们的并肩同行,让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
银光集团东方公司将持续厚植“育人”土壤,让更多“师者”崭露头角,让更多人才脱颖而出,以人才之强支撑企业之兴,共同书写“个人与企业共成长”的美好篇章!